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内快速发展 | 第10页 |
1.1.2 信任成为工程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 | 第10-11页 |
1.1.3 工程总承包项目承包人选择过程中信任两难问题突出 | 第11-12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相关界定 | 第12页 |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 第13页 |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 第13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结构安排 | 第14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第16-21页 |
2.1 信任相关理论文献研究 | 第16-18页 |
2.1.1 信任 | 第16页 |
2.1.2 计算机与电子商务领域信任 | 第16-17页 |
2.1.3 建设工程项目信任 | 第17-18页 |
2.1.4 初始信任 | 第18页 |
2.1.5 信任维持 | 第18页 |
2.2 工程总承包人选择文献研究 | 第18-20页 |
2.3 总结与评述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3.1 工程总承包项目信任形成及发展研究 | 第21-22页 |
3.1.1 研究逻辑 | 第21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2 基于信任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资格预审研究 | 第22-23页 |
3.2.1 研究逻辑 | 第22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3 基于信任维持的工程总承包人选择策略建议 | 第23-24页 |
3.3.1 研究逻辑 | 第23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工程总承包项目信任形成及发展研究 | 第24-37页 |
4.1 工程总承包项目信任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4.1.1 信任的产生 | 第24页 |
4.1.2 信任的类型 | 第24-27页 |
4.2 业主对工程总承包人初始信任产生及演化机理研究 | 第27-30页 |
4.2.1 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人的信任前因分析 | 第27页 |
4.2.2 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人的初始信任 | 第27-28页 |
4.2.3 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人信任传递 | 第28-29页 |
4.2.4 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人信任的动态发展 | 第29-30页 |
4.3 基于CAS理论的业主对工程总承包人信任演化模型构建 | 第30-36页 |
4.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第31-34页 |
4.3.2 信任动态演化机制 | 第34-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信任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资格预审研究 | 第37-62页 |
5.1 工程总承包人选择机制现状 | 第37-42页 |
5.1.1 工程总承包项目资格预审 | 第38页 |
5.1.2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方式 | 第38-41页 |
5.1.3 工程总承包项目评标机制 | 第41-42页 |
5.2 业主对工程总承包人初始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 第42-53页 |
5.2.1 初始信任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5.2.2 初始信任维度分析 | 第44-46页 |
5.2.3 资格预审要素分析 | 第46-53页 |
5.3 工程总承包项目信任型资格预审指标权重确定 | 第53-58页 |
5.3.1 资格预审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前提 | 第53-56页 |
5.3.2 资格预审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56-58页 |
5.4 基于信任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资格预审指标设置应用 | 第58-61页 |
5.4.1 基于能力信任的资格预审指标设置 | 第58-59页 |
5.4.2 基于诚实信任的资格预审指标设置 | 第59-60页 |
5.4.3 基于直觉信任的资格预审指标设置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基于信任维持的工程总承包人选择策略建议 | 第62-70页 |
6.1 信任维持机制 | 第62-63页 |
6.1.1 信任的脆弱性 | 第62页 |
6.1.2 信任维持要素 | 第62-63页 |
6.2 承包人选择策略 | 第63-69页 |
6.2.1 沟通互动——拓展信息沟通渠道,提升信任传递的有效性 | 第63-64页 |
6.2.2 互惠原则——构建Partnering项目管理模式,巩固信任维持的基础. | 第64-66页 |
6.2.3 激励约束——建立奖惩并举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信任稳定 | 第66-67页 |
6.2.4 资产专用性投资——“套牢”承包人,消除机会主义行为 | 第67-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70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