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对基督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研究背景第10-11页
        2、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6页
        1、文献研究法第15-16页
        2、系统分析法第16页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6-17页
二、丁光训与基督教的渊源第17-23页
    (一)受家庭影响确立基督教信仰第17-18页
    (二)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到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18-20页
    (三)创办金陵协和神学院第20-21页
    (四)长期担任全国基督教“两会”领导人第21-23页
三、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3-31页
    (一)新中国成立,“三自爱国运动”的兴起第23-26页
    (二)改革开放,纠正“左”的错误第26-31页
        1、必须客观地分析宗教的根源第27页
        2、应当全面地界定宗教的本质第27页
        3、必须正确地评价宗教的功能和作用第27-28页
        4、应当科学地分析宗教的历史进程第28-31页
四、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内容第31-47页
    (一)基督教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31-36页
        1、政治上的适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第32-33页
        2、思想上的适应:对基督教教义、教规作出契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阐释第33-34页
        3、行动上的适应:改变“洋教”形象自主办理宗教事业第34-36页
    (二)基督教应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第36-43页
        1、如何解释《圣经》第38-39页
        2、如何理解上帝第39-41页
        3、何谓“因信称义”第41-43页
    (三)基督教应摆脱国外差会的控制走“三自爱国”道路第43-47页
五、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示第47-53页
    (一)必须坚持基督教中国化的方向第47-49页
    (二)当代中国基督教中国化的着力点第49-51页
        1、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第49-50页
        2、重视发挥宗教界爱国人士的作用第50页
        3、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第50页
        4、注重文化改造和文化建设第50-51页
    (三)基督教中国化持续发展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个人简历以及在校期间获奖情况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焦虑青少年的解释偏向特点
下一篇:公共外交与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国家形象之塑造--基于新闻媒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