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狭长通道烟流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狭长通道烟流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挡烟垂壁对狭长通道火灾烟流运动规律影响实验研究 | 第24-57页 |
2.1 相似实验模型与相似准则 | 第24-28页 |
2.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第28-34页 |
2.2.1 实验系统 | 第28-29页 |
2.2.2 测试系统与数据采集 | 第29-33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2.3 挡烟垂壁高度对烟流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 | 第34-46页 |
2.3.1 挡烟垂壁高度对顶棚下方烟气最高温度的影响 | 第34-39页 |
2.3.2 挡烟垂壁高度对烟气温度纵向分布规律的影响 | 第39-42页 |
2.3.3 挡烟垂壁高度对烟气层高度变化的影响 | 第42-46页 |
2.4 挡烟垂壁位置对烟流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 | 第46-55页 |
2.4.1 挡烟垂壁位置对顶棚下方烟气最高温度的影响 | 第46-49页 |
2.4.2 挡烟垂壁位置对烟气温度纵向分布规律的影响 | 第49-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3 挡烟垂壁与风速耦合条件下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实验研究 | 第57-77页 |
3.1 火灾中人员安全判定准则的确定 | 第57-62页 |
3.2 实验系统与测试条件 | 第62-63页 |
3.2.1 实验系统 | 第62页 |
3.2.2 测试条件 | 第62-63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63页 |
3.3 挡烟垂壁高度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规律 | 第63-76页 |
3.3.1 v=0m/s时挡烟垂壁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 | 第63-68页 |
3.3.2 v=0.1m/s时挡烟垂壁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 | 第68-72页 |
3.3.3 v=0.6m/s时挡烟垂壁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 | 第72-7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4 狭长通道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与数值解法 | 第77-90页 |
4.1 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 | 第77-84页 |
4.1.1 控制方程 | 第77-82页 |
4.1.2 湍流模型 | 第82-83页 |
4.1.3 燃烧模型 | 第83-84页 |
4.1.4 热辐射模型 | 第84页 |
4.2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84-85页 |
4.3 FDS模型与验证 | 第85-89页 |
4.3.1 FDS模型的建立 | 第85-86页 |
4.3.2 网格的独立性验证 | 第86-88页 |
4.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88-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5 挡烟垂壁作用下顶棚烟气温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90-102页 |
5.1 FDS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90-91页 |
5.2 模拟场景设置 | 第91页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1-96页 |
5.3.1 挡烟垂壁高度对顶棚温度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91-94页 |
5.3.2 挡烟垂壁设置位置对顶棚温度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94-96页 |
5.4 挡烟垂壁作用下顶棚温度衰减模型的建立 | 第96-101页 |
5.4.1 挡烟垂壁上游顶棚温度衰减模型 | 第96-98页 |
5.4.2 挡烟垂壁下游顶棚温度衰减模型 | 第98-100页 |
5.4.3 温度衰减模型的验证 | 第100-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挡烟垂壁与机械排烟协同作用下控烟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02-124页 |
6.1 物理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103-107页 |
6.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103-104页 |
6.1.2 边界条件 | 第104页 |
6.1.3 计算参数确定 | 第104-107页 |
6.2 排烟速率对烟气控制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107-115页 |
6.2.1 模拟工况 | 第108页 |
6.2.2 排烟速率对排烟区烟流的影响规律 | 第108-111页 |
6.2.3 排烟速率对非排烟区烟流的影响规律 | 第111-115页 |
6.3 挡烟垂壁高度对烟气控制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115-119页 |
6.3.1 模拟工况 | 第115页 |
6.3.2 挡烟垂壁高度对排烟区烟流的影响规律 | 第115-117页 |
6.3.3 挡烟垂壁高度对非排烟区烟流的影响规律 | 第117-119页 |
6.4 排烟口与挡烟垂壁间距对烟气控制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119-123页 |
6.4.1 模拟工况 | 第119页 |
6.4.2 排烟口与挡烟垂壁间距对排烟区烟流的影响规律 | 第119-121页 |
6.4.3 排烟口与挡烟垂壁间距对非排烟区烟流的影响规律 | 第121-12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7 结论 | 第124-12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4-126页 |
7.2 创新点 | 第126页 |
7.3 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0页 |
作者简历 | 第140-14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1-142页 |
科技查新报告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