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量业务与组织管理论文

金寨县地理国情要素统计分析与城镇用地风险评价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1 地理国情第17-18页
        1.2.2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第18页
        1.2.3 城镇用地生态风险第18-19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2页
    1.5 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3-27页
    2.1 自然环境概况第23-25页
        2.1.1 地理位置第23页
        2.1.2 水文与气候第23页
        2.1.3 资源与环境第23-24页
        2.1.4 行政区划第24-25页
    2.2 人文环境概况第25-27页
        2.2.1 社会经济第25页
        2.2.2 人口概况第25页
        2.2.3 交通条件第25页
        2.2.4 旅游资源第25-27页
3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7-29页
    3.1 地理与国情数据第27页
    3.2 其他数据与平台第27页
    3.3 数据预处理第27-29页
        3.3.1 遥感数据处理第27-28页
        3.3.2 国情数据处理第28-29页
4 金寨县地理国情要素统计分析第29-49页
    4.1 统计分析第29-31页
        4.1.1 统计分析分类第29-30页
        4.1.2 统计分析原则第30-31页
    4.2 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第31-34页
        4.2.1 空间量算第31-32页
        4.2.2 算术平均法第32页
        4.2.3 比值分析法第32-33页
        4.2.4 极值法第33页
        4.2.5 叠加分析第33页
        4.2.6 缓冲区分析第33页
        4.2.7 网络分析第33-34页
    4.3 金寨县地理国情要素统计分析成果第34-49页
        4.3.1 地表覆盖统计分析第34-36页
        4.3.2 地形地貌统计分析第36-37页
        4.3.3 城镇体系统计分析第37-41页
        4.3.4 交通网络统计分析第41-43页
        4.3.5 林草覆盖统计分析第43-46页
        4.3.6 河流流域统计分析第46-49页
5 建立金寨县城镇用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第49-65页
    5.1 构建金寨县城镇用地指标体系第49-55页
        5.1.1 城镇用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原则与评价单元划分第49-51页
        5.1.2 指标因子的确定第51-54页
        5.1.3 城镇用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4-55页
        5.1.4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标准的建立第55页
    5.2 城镇用地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第55-59页
        5.2.1 指标标准的建立第55-56页
        5.2.2 指标因子权重的计算第56-58页
        5.2.3 城镇用地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5.3 城镇用地生态风险评价分析第59-63页
        5.3.1 从不同生态风险分级类型上分析金寨县城镇用地生态风险结果第59-60页
        5.3.2 从乡镇角度上分析金寨县城镇用地生态风险结果第60-62页
        5.3.3 从空间位置角度分析金寨县城镇用地生态风险结果第62-63页
    5.4 建议与对策第63-65页
        5.4.1 政府调控——合理的改善城镇用地生态风险第63-64页
        5.4.2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用地管理理念第64-6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 A第71-72页
附录 B第72-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驾驶意图和动态多参数的汽车侧翻评价研究
下一篇:城市公路隧道净化通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