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离合器论文

汽车新型超越离合器转速控制主从动力换向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1.2 常见的超越离合器及其工作原理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超越离合器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新型超越离合器的原理设计第18-31页
    2.1 新型超越离合器工作区间及原理设计第18-21页
        2.1.1 新型超越离合器工作区间设计第18页
        2.1.2 新型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设计第18-20页
        2.1.3 组合设计与换向功能实现第20-21页
    2.2 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第21-22页
    2.3 低速和高速结合部分的实现原理第22-26页
        2.3.1 新型超越离合器低速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第22-23页
        2.3.2 新型超越离合器高速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第23-25页
        2.3.3 零部件设计及反向传递动力实现第25-26页
    2.4 超越离合器结构原理优化第26-27页
    2.5 三维模型建立第27-30页
        2.5.1 Croe简介第27页
        2.5.2 转速控制主从动力换向功能的模型建立第27-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不同工况力学分析和反向动力传递实现第31-49页
    3.1 低速时不同楔合状态力学分析第31-38页
        3.1.1 动态楔合楔合过程第31-32页
        3.1.2 静态楔合楔合状态第32-34页
        3.1.3 脱离过程第34-36页
        3.1.4 空转状态第36-38页
    3.2 高速时不同楔合状态力学分析第38-43页
        3.2.1 动态楔合楔合过程第40-41页
        3.2.2 静态楔合楔合状态第41-43页
        3.2.3 脱离过程第43页
        3.2.4 空转状态第43页
    3.3 反向动力传递实现第43-48页
        3.3.1 反向动力传递机理第43-44页
        3.3.2 从动件超速动力反向力学分析第44-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新型超越离合器参数设计和校核第49-62页
    4.1 滚柱接触应力计算第49-51页
    4.2 参数设计与强度校核第51-61页
        4.2.1 基本参数选择第51-53页
        4.2.2 高速所用超越离合器参数设计与校核第53-58页
        4.2.3 低速所用超越离合器参数设计与校核第58-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基于MATLAB/Simulink主从换向模型仿真第62-70页
    5.1 MATLAB简介第62页
    5.2 基于Simulink模型的仿真分析第62-69页
        5.2.1 Simulink模型建立第62-65页
        5.2.2 仿真结果分析第65-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1页
    6.1 主要结论第70页
    6.2 不足及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冈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
下一篇:菌草发酵床比例筛选和七彩山鸡饲养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