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2-2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4页 |
1.2.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2.2 健康APP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3 健康APP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34页 |
2.1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改进 | 第27-31页 |
2.1.1 技术接受模型(TAM) | 第27-28页 |
2.1.2 重构的技术接受模型 | 第28页 |
2.1.3 TAM2 | 第28-30页 |
2.1.4 UTAUT | 第30-31页 |
2.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及其改进 | 第31-32页 |
2.2.1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第31页 |
2.2.2 改进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第31-32页 |
2.3 转换成本理论 | 第32-34页 |
3 大学生用户健康APP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探索性研究 | 第34-44页 |
3.1 探索性研究设计 | 第34-35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3.1.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第34-35页 |
3.2 资料编码与范畴提取 | 第35-39页 |
3.2.1 开放式编码 | 第35-36页 |
3.2.2 主轴编码 | 第36-37页 |
3.2.3 选择性编码 | 第37-39页 |
3.3 探索性研究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3.3.1 用户感知维度 | 第39-40页 |
3.3.2 APP质量 | 第40-42页 |
3.3.3 个体状况 | 第42页 |
3.3.4 客观情境 | 第42-44页 |
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44-51页 |
4.1 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4.2 变量阐释 | 第45-46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46-49页 |
4.3.1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第46-47页 |
4.3.2 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第47页 |
4.3.3 健康素养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第47-48页 |
4.3.4 个人特质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第48页 |
4.3.5 转换成本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第48页 |
4.3.6 客观因素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第48-49页 |
4.3.7 调节变量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第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51-59页 |
5.1 问卷设计 | 第51-55页 |
5.1.1 问卷结构 | 第51-52页 |
5.1.2 变量问项设计 | 第52-55页 |
5.2 问卷发放 | 第55页 |
5.2.1 调查对象 | 第55页 |
5.2.2 问卷预调查 | 第55页 |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55-59页 |
5.3.1 问卷发放与收集 | 第55-56页 |
5.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9页 |
6 模型验证 | 第59-75页 |
6.1 信效度检验 | 第59-62页 |
6.1.1 信度分析 | 第59-60页 |
6.1.2 效度分析 | 第60-62页 |
6.2 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62-63页 |
6.3 相关性分析 | 第63-65页 |
6.4 模型检验 | 第65-72页 |
6.4.1 模型拟合分析 | 第65-70页 |
6.4.2 模型假设检验 | 第70-72页 |
6.5 讨论 | 第72-75页 |
6.5.1 大学生用户健康APP使用情况分析 | 第72页 |
6.5.2 大学生用户健康APP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7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结论 | 第75-76页 |
7.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8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