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RGBD视频序列预处理及量化编码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RGBD深度图像修复算法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HEVC量化编码方法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9-20页
    1.4 本文的章节组织第20-22页
第二章 RGBD视频序列预处理及量化编码框架第22-38页
    2.1 RGBD视频序列预处理及量化编码框架第22页
    2.2 RGBD视频序列预处理第22-28页
        2.2.1 深度信息的获取及特点第23-25页
        2.2.2 深度的表示方法第25页
        2.2.3 深度图修复发展历程第25-28页
    2.3 HEVC视频编码标准第28-36页
        2.3.1 视频压缩与编码第28-29页
        2.3.2 视频编码标准第29页
        2.3.3 HEVC编码框架第29-31页
        2.3.4 HEVC和H.264/AVC的比较第31-32页
        2.3.5 HEVC编码结构第32-35页
        2.3.6 率失真优化准则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基于彩色图引导的To F深度修复方法第38-52页
    3.1 彩色图引导模型第38-40页
        3.1.1 加权最小二乘法第38-39页
        3.1.2 自回归模型第39-40页
    3.2 改进的彩色图引导模型方法第40-45页
        3.2.1 To F深度图第40-42页
        3.2.2 引导权重的分析第42页
        3.2.3 深度项调整第42-45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49页
        3.3.1 评价标准第45页
        3.3.2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5-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2页
第四章 HEVC双边自适应量化方法第52-74页
    4.1 HEVC中的标准量化第52-60页
        4.1.1 变换和中间级缩放第52-54页
        4.1.2 量化第54-60页
        4.1.3 熵编码第60页
    4.2 提出双边自适应量化前的预分析第60-62页
        4.2.1 简化的RDOQ量化第60-62页
        4.2.2 块级量化第62页
        4.2.3 系数级量化第62页
    4.3 双边自适应量化第62-69页
        4.3.1 量化扫描顺序第64-65页
        4.3.2 序数值和变换系数幅值第65-66页
        4.3.3 双边权重第66-69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9-73页
        4.4.1 评价准则第69-70页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0-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5.1 本文总结第74页
    5.2 本文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2页
作者简介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时域和空域相关性的HEVC快速自适应样点补偿技术
下一篇:蜂窝网中基于社区的D2D空频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