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调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入城市化发展与民生运营双轨第9页
        1.1.2 标识系统是城市遗址公园的多元载体第9-10页
        1.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聚焦文化互动第10页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框架第17-19页
    1.6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大明宫遗址公园概述第21-29页
    2.1 遗址公园的概念第21页
    2.2 唐大明宫的历史沿革第21-22页
    2.3 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形成与变迁第22-24页
    2.4 大明宫遗址保护的重要性第24-27页
        2.4.1 大明宫遗址保护的价值和意义第24-25页
        2.4.2 大明宫遗址保护与利用第25-26页
        2.4.3 大明宫遗址分布情况第26-27页
    2.5 大明宫遗址公园布局形式第27-28页
    2.6 大明宫遗址公园发展与运营第28-29页
3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现状调查第29-67页
    3.1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建构解析第29-50页
        3.1.1 标识系统的相关概念第29页
        3.1.2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的分布第29-30页
        3.1.3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的分类第30-48页
        3.1.4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的特点第48-50页
    3.2 游客感知评价的实证分析过程第50-59页
        3.2.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0-55页
        3.2.2 游客对标识系统感知评价的统计分析第55-58页
        3.2.3 游客对标识系统感知评价的结果分析第58-59页
    3.3 “五全”指标体系的满意度分析过程第59-65页
        3.3.1 全景区覆盖的评价分析第59-61页
        3.3.2 全功能覆盖的评价分析第61-62页
        3.3.3 全类别(特指游客类别)覆盖的评价分析第62-63页
        3.3.4 全年龄段覆盖的评价分析第63-64页
        3.3.5 全季节性覆盖的评价分析第64-65页
    3.4 小结第65-67页
4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发展建议第67-81页
    4.1 国内外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经验借鉴及理论探讨第67-72页
        4.1.1 国外遗址公园标识系统实践案例分析第67-68页
        4.1.2 国内遗址公园标识系统实践案例分析第68-70页
        4.1.3 发展景区特色,冲刺国家5A级景区第70-72页
    4.2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第72-75页
        4.2.1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第72-73页
        4.2.2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的改进建议第73-74页
        4.2.3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的设计构想第74-75页
    4.3 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系统的概念设计第75-79页
        4.3.1 .设计元素第75-76页
        4.3.2 材料选择第76页
        4.3.3 色彩选择第76页
        4.3.4 结构选择。第76页
        4.3.5 标识系统设计第76-79页
    4.4 小结第79-81页
5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附录A第87-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唐代帝陵雕塑造型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面塑艺术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山东菏泽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