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本选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15-17页 |
一、社区的概念 | 第15页 |
二、城市社区 | 第15-16页 |
三、社区治理 | 第16页 |
四、智慧城市的概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二、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社区治理发展过程和存在问题 | 第20-28页 |
第一节 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背景 | 第20页 |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内涵和发展 | 第20-24页 |
一、社区治理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社区治理的发展阶段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我国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 第24-28页 |
一、社会治理的主体单一,过度依赖政府 | 第25页 |
二、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发展不健全,行政化倾向严重 | 第25-26页 |
三、社区公民参与治理的能力不足,参与内容和范围都有局限 | 第26页 |
四、管理手段滞后,老旧小区顽疾严重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盘龙区社区治理的个案研究 | 第28-45页 |
第一节 盘龙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 第28-33页 |
一、盘龙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 | 第28-29页 |
二、盘龙区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 第29-33页 |
第二节 盘龙区社区治理概况及存在问题 | 第33-40页 |
一、盘龙区社区概况 | 第33页 |
二、盘龙区社区治理现状 | 第33-38页 |
三、智慧城市视角下盘龙区的社区治理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智慧城市对盘龙区社区治理的影响 | 第40-45页 |
一、智慧城市对盘龙区社区治理的促进作用 | 第40-42页 |
二、智慧城市对盘龙区社区治理的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国内经验借鉴 | 第45-52页 |
第一节 浙江省的智慧城市建设 | 第45-47页 |
一、示范试点项目启动建设 | 第45-46页 |
二、企业参与创新试点软件开发 | 第46页 |
三、广泛开展课题研究 | 第46页 |
四、知名企业参与试点工作 | 第46页 |
五、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广州康城社区的智慧建设 | 第47-49页 |
一、康城智慧社区建设情况 | 第47-48页 |
二、从智慧城市的视角看社区治理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智慧城市对社区治理的影响 | 第49-52页 |
一、智慧城市为建立多元治理社区体系提供技术可行性 | 第49-50页 |
二、智慧城市重构传统社区管理流程 | 第50页 |
三、智慧城市构建多元共治的信息化平台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社区治理的建议 | 第52-57页 |
第一节 政府要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 第52-54页 |
一、统一思想明确智慧城市对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52页 |
二、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完善智慧社区基础设施 | 第52-54页 |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社区运行顺畅 | 第54页 |
四、注重总结适时调整配套政策 | 第54页 |
第二节 社区要以需求为导向丰富社区智慧服务内容 | 第54-57页 |
一、加强定制化智慧应用的开发 | 第55页 |
二、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运用 | 第55-56页 |
三、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团队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