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的缘起 | 第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的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的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9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2.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世俗服饰的形成 | 第19-41页 |
2.1 形成的历史原因 | 第19-28页 |
2.1.1 对汉魏两晋儒家文化的承接 | 第19-21页 |
2.1.2 多民族杂居的影响 | 第21-22页 |
2.1.3 北朝的服制改革 | 第22-26页 |
2.1.4 宇文泰的民族政策 | 第26-28页 |
2.2 北朝晚期莫高窟世俗人物绘画的影响 | 第28-32页 |
2.2.1 北朝晚期莫高窟世俗人物绘画的内容 | 第28-29页 |
2.2.2 北朝晚期莫高窟世俗人物绘画的风格 | 第29-31页 |
2.2.3 北朝晚期莫高窟世俗人物绘画对于服装的表现 | 第31-32页 |
2.3 莫高窟画工集团的存在与影响 | 第32-39页 |
2.3.1 莫高窟画工集团的存在 | 第32-34页 |
2.3.2 画工集团带来的图像解读困境 | 第34-39页 |
2.3.3 “解读困境”的解决方法 | 第39页 |
2.4 小结 | 第39-41页 |
3.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襦裙 | 第41-94页 |
3.1 男性襦裙 | 第41-71页 |
3.1.1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男性襦裙与袍服的区分 | 第42-47页 |
3.1.2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男性襦裙的类型 | 第47-49页 |
3.1.3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男性襦裙的服装搭配 | 第49-54页 |
3.1.4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男性襦裙的配饰 | 第54-69页 |
3.1.5 “褒衣博带”概念的修正 | 第69-70页 |
3.1.6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男性襦裙的图示 | 第70-71页 |
3.2 女性襦裙 | 第71-93页 |
3.2.1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女性襦裙的类型 | 第72-79页 |
3.2.2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女性襦裙的服装搭配 | 第79-88页 |
3.2.3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女性襦裙的配饰 | 第88-90页 |
3.2.4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女性襦裙的图示 | 第90-93页 |
3.3 小结 | 第93-94页 |
4.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襦袴 | 第94-110页 |
4.1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襦袴的类型 | 第94-99页 |
4.1.1 上襦下袴式 | 第94-97页 |
4.1.2 围裙式 | 第97-99页 |
4.2 襦袴的历史演变 | 第99-107页 |
4.2.1 先秦时期的襦袴 | 第99-100页 |
4.2.2 汉至三国时期的襦袴 | 第100-103页 |
4.2.3 魏晋时期的襦袴 | 第103-104页 |
4.2.4 南北朝时期的襦袴 | 第104-107页 |
4.3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襦袴的搭配与图示 | 第107-108页 |
4.3.1 上襦下袴式 | 第107页 |
4.3.2 围裙式 | 第107-108页 |
4.4 小结 | 第108-110页 |
5.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胡服 | 第110-134页 |
5.1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胡服的类型 | 第110-111页 |
5.1.1 圆领开襟式 | 第110-111页 |
5.1.2 圆领半开襟式 | 第111页 |
5.2 胡服的历史演变 | 第111-123页 |
5.2.1 斯基泰人的服饰 | 第111-114页 |
5.2.2 大月氏人的服饰 | 第114-117页 |
5.2.3 粟特人的服饰 | 第117-121页 |
5.2.4 鲜卑人的服饰 | 第121-123页 |
5.3 胡族间的互相影响 | 第123-129页 |
5.3.1 辫发 | 第123-124页 |
5.3.2 卷檐尖角胡帽 | 第124-125页 |
5.3.3 蹀躞带 | 第125-126页 |
5.3.4 小口袴 | 第126页 |
5.3.5 靴 | 第126-129页 |
5.4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胡服乐舞 | 第129-131页 |
5.5 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鲜卑风帽 | 第131-133页 |
5.6 小结 | 第133-134页 |
6.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其他几类世俗服饰 | 第134-142页 |
6.1 犊鼻褌 | 第134-135页 |
6.2 鹿皮衣 | 第135-137页 |
6.3 裲裆 | 第137-139页 |
6.3.1 袙腹 | 第137页 |
6.3.2 裲裆铠 | 第137-138页 |
6.3.3 裲裆衫 | 第138-139页 |
6.4 行滕 | 第139-141页 |
6.5 小结 | 第141-142页 |
7.结论 | 第142-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