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1.2.1 木结构桥梁发展现状 | 第17-25页 |
1.2.2 人行桥人致振动理论研究 | 第25-26页 |
1.2.3 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研究 | 第26-27页 |
1.2.4 人行桥减振优化控制研究 | 第27-28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1.4.1 本文研究目的 | 第2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2 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 | 第31-46页 |
2.1 已有研究成果 | 第31-33页 |
2.2 人行荷载的数学模型 | 第33-39页 |
2.2.1 时域模型 | 第34-37页 |
2.2.2 频域模型 | 第37-39页 |
2.3 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计算 | 第39-44页 |
2.3.1 基于强迫振动理论的人致振动分析 | 第39-42页 |
2.3.2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人致振动分析 | 第42-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 | 第46-63页 |
3.1 早期研究工作 | 第46-47页 |
3.2 桥梁振动舒适度 | 第47-50页 |
3.3 振动舒适度评价指标 | 第50-51页 |
3.4 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 | 第51-59页 |
3.4.1 英国标准BS5400 | 第51-54页 |
3.4.2 欧盟标准Eurocode | 第54-56页 |
3.4.3 瑞典Bro2004规范 | 第56-57页 |
3.4.4 德国HIVOSS指南 | 第57-58页 |
3.4.5 国际ISO标准 | 第58-59页 |
3.5 不同规范的人行荷载取值和舒适度评价标准比较 | 第59-61页 |
3.6 本文提出的木结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 | 第61-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人行桥减振优化控制 | 第63-96页 |
4.1 STMD参数优化 | 第63-82页 |
4.1.1 经典STMD参数优化理论 | 第63-68页 |
4.1.2 STMD参数优化数值分析 | 第68-78页 |
4.1.3 STMD对结构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分析 | 第78-82页 |
4.2 MTMD参数优化 | 第82-94页 |
4.2.1 主结构—MTMD系统力学模型 | 第82-84页 |
4.2.2 MTMD参数优化设计 | 第84-89页 |
4.2.3 MTMD对结构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分析 | 第89-9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5 胶合木模型桥有限元仿真分析与人致振动试验 | 第96-131页 |
5.1 拱桥试验模型 | 第96-109页 |
5.1.1 模型桥设计 | 第96-101页 |
5.1.2 模型桥建造 | 第101-109页 |
5.2 落叶松材性试验 | 第109-117页 |
5.2.1 落叶松物理性能试验 | 第109-110页 |
5.2.2 落叶松力学性能试验 | 第110-117页 |
5.3 模型桥人致振动试验仿真分析 | 第117-124页 |
5.3.1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117-120页 |
5.3.2 人致振动响应计算 | 第120-123页 |
5.3.3 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 | 第123-124页 |
5.4 模型桥减振优化控制 | 第124-127页 |
5.5 模型桥人致振动试验 | 第127-13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6 某胶合木人行示范拱桥的减振优化设计 | 第131-138页 |
6.1 示范工程概况 | 第131-133页 |
6.2 振动舒适性设计基本步骤 | 第133-134页 |
6.3 人行桥人致振动仿真计算 | 第134-135页 |
6.4 人行桥动力参数实测 | 第135-136页 |
6.5 人行桥MTMD减振优化设计 | 第136-13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38-139页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55-156页 |
致谢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