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8页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选题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20-21页 |
(一) 选题重点 | 第20页 |
(二) 选题难点 | 第20页 |
(三) 选题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一章 文化外交的概念解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文化外交的概念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文化外交的方式 | 第23-24页 |
一、政府通过新型网络媒体开展文化外交 | 第23-24页 |
二、政府通过传统教育交流开展文化外交 | 第24页 |
三、政府通过国际对外援助开展文化外交 | 第24页 |
第三节 文化外交的特点 | 第24-25页 |
一、目的的政治性 | 第24页 |
二、方式的柔和性 | 第24-25页 |
三、影响的深远性 | 第25页 |
第四节 文化外交的作用 | 第25-26页 |
一、有助于塑造一国形象,建立国际影响力 | 第25-26页 |
二、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政治影响力 | 第26页 |
三、有助于化解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安定和谐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背景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国内背景 | 第28-30页 |
一、政治大国目标的驱使 | 第28-29页 |
二、缓解经济低迷的需要 | 第29页 |
三、独特民族文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国际背景 | 第30-33页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 | 第30-31页 |
二、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 第31-32页 |
三、东盟综合实力的提升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机构、方式与特点 | 第34-53页 |
第一节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机构 | 第34-38页 |
一、日本官方性质的文化外交机构 | 第34-36页 |
二、日本半官半民性质的文化外交机构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方式 | 第38-48页 |
一、开展多层次文化交流,促进东盟对日本的文化理解 | 第39-42页 |
二、进行多领域文化贸易,加深东盟对日本的文化认识 | 第42-46页 |
三、加强多方面文化援助,实现东盟对日本的文化认可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特点 | 第48-51页 |
一、政府各机构的积极推动 | 第48-49页 |
二、文化与商业的无形结合 | 第49-50页 |
三、重用国家民族品牌文化 | 第50-51页 |
四、采用方式渠道的多元化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的成效分析 | 第53-59页 |
第一节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取得的成果 | 第53-55页 |
一、改善了日本在东盟地区的旧有国际形象 | 第53-54页 |
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目标 | 第54页 |
三、促进了日本—东盟双边经济的全面发展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文化外交存在的不足 | 第55-58页 |
一、日本缺乏建立长期文化吸引力的深厚人文历史底蕴 | 第55-56页 |
二、日本文化外交过程中糟粕面持续不断出现 | 第56-57页 |
三、日本对历史问题的不正视导致文化外交难以顺利开展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