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约束拉杆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来源 | 第11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钢管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钢管混凝土发展与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圆端形钢管混凝土研究 | 第14-17页 |
1.3.3 带约束拉杆钢管混凝土研究 | 第17-18页 |
1.3.4 钢管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3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及建模分析 | 第23-33页 |
2.1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 第23-25页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5-32页 |
2.2.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第25-27页 |
2.2.2 单元类型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27-28页 |
2.2.3 界面模拟 | 第28-29页 |
2.2.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 第29页 |
2.2.5 模型验证及本构关系选取 | 第29-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圆端形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分析 | 第33-54页 |
3.1 参数设计 | 第33-34页 |
3.2 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压破坏模式 | 第34-35页 |
3.3 约束效应分析 | 第35-41页 |
3.3.1 钢管强度对约束效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混凝土强度对约束效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钢管厚度对约束效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高宽比对约束效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5 尺寸效应对约束效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受力全过程分析 | 第41-42页 |
3.5 混凝土应力状态分析 | 第42-45页 |
3.6 接触应力分析 | 第45-47页 |
3.7 轴压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47-49页 |
3.7.1 钢管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47页 |
3.7.2 混凝土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3.7.3 钢管厚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48页 |
3.7.4 高宽比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3.7.5 尺寸效应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49页 |
3.8 延性分析 | 第49-52页 |
3.8.1 钢管强度对延性的影响 | 第50页 |
3.8.2 混凝土强度对延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3.8.3 钢管厚度对延性的影响 | 第51页 |
3.8.4 高宽比对延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3.8.5 尺寸效应对延性的影响 | 第52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带约束拉杆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54-63页 |
4.1 带约束拉杆圆端形钢管混凝土约束机理 | 第54-56页 |
4.2 Mander混凝土本构关系表达式 | 第56页 |
4.3 本构关系中各参数确定 | 第56-60页 |
4.3.1 混凝土横截面有效约束系数 | 第56-57页 |
4.3.2 混凝土侧面有效约束系数 | 第57页 |
4.3.3 混凝土有效侧向压力 | 第57-59页 |
4.3.4 钢管的环向应力 | 第59页 |
4.3.5 拉杆等效应变 | 第59页 |
4.3.6 核心约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 第59-60页 |
4.3.7 峰值应变修正系数 | 第60页 |
4.4 本构关系验证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带约束拉杆圆端形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分析 | 第63-74页 |
5.1 参数设计 | 第63-64页 |
5.2 变形模式分析 | 第64-66页 |
5.3 受力全过程分析 | 第66-67页 |
5.4 拉杆受力分析 | 第67-68页 |
5.5 接触应力分析 | 第68-69页 |
5.6 参数化分析 | 第69-72页 |
5.6.1 约束拉杆直径的影响 | 第70页 |
5.6.2 约束拉杆轴向间距的影响 | 第70-71页 |
5.6.3 约束拉杆横截面个数的影响 | 第71-72页 |
5.6.4 截面高宽比的影响 | 第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 | 第74-83页 |
6.1 现有规范与数值计算值对比 | 第74-79页 |
6.2 圆端形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79-8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7.1 结论 | 第83-84页 |
7.2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