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超级电容器 | 第13-19页 |
1.1.1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 | 第13-14页 |
1.1.2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 | 第14-15页 |
1.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15-19页 |
1.2 多孔碳材料 | 第19-24页 |
1.2.1 微孔碳的制备 | 第19-20页 |
1.2.2 介孔碳的制备 | 第20-22页 |
1.2.3 大孔碳的制备 | 第22-24页 |
1.3 石油焦基多孔碳 | 第24-27页 |
1.3.1 石油焦概述 | 第24-25页 |
1.3.2 煤与石油焦的对比 | 第25-26页 |
1.3.3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27-30页 |
第二章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特性 | 第30-43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2.2 实验设备仪器 | 第31页 |
2.2.3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制备 | 第31页 |
2.2.4 多孔碳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2.3.1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孔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2.3.2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35-37页 |
2.3.3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骨架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2.3.4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电化学电容特性 | 第38-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石油焦预氧化对多孔碳结构及电化学电容特性的影响 | 第43-61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3.2.3 多孔碳的合成 | 第44页 |
3.2.4 碳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60页 |
3.3.1 不同氧化剂预处理对多孔碳结构与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45-54页 |
3.3.2 活化剂用量对OH-CDAC结构与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54-60页 |
3.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后氧化修饰及电化学电容特性 | 第61-73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61-62页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62页 |
4.2.3 多孔碳的制备与改性 | 第62页 |
4.2.4 碳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4.3.1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微观形貌 | 第63页 |
4.3.2 不同碳材料的孔结构表征 | 第63-65页 |
4.3.3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骨架结构分析 | 第65-67页 |
4.3.4 不同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元素组成 | 第67-68页 |
4.3.5 材料的电化学电容特性 | 第68-72页 |
4.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表面氨化及电化学电容特性 | 第73-86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73-74页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74页 |
5.2.3 材料的合成 | 第74页 |
5.2.4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电化学特性测试 | 第74-7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5页 |
5.3.1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微观形貌 | 第75页 |
5.3.2 碳材料的孔结构 | 第75-77页 |
5.3.3 碳材料的微孔结构测试 | 第77-79页 |
5.3.4 不同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元素组成 | 第79-82页 |
5.3.5 材料的电化学电容特性性质 | 第82-85页 |
5.4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石油焦基多孔碳的氢醌负载改性 | 第86-100页 |
6.1 引言 | 第86-87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7-88页 |
6.2.1 石油焦基多孔碳(CDAC-4)的制备 | 第87页 |
6.2.2 氢醌改性石油焦基多孔碳的制备 | 第87-88页 |
6.2.3 电化学测试 | 第88页 |
6.3 反应条件对氢醌改性石油焦基多孔碳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88-94页 |
6.3.1 反应时间对氢醌改性多孔碳的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88-90页 |
6.3.2 反应温度对氢醌改性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0-91页 |
6.3.3 氢醌加入量对氢醌改性多孔碳的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91-94页 |
6.4 氢醌改性多孔碳前后的形貌对比分析 | 第94-95页 |
6.5 HQ/CDAC-4与CDAC-4 的电化学性能对比分析 | 第95-99页 |
6.6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石油焦基多孔碳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研究 | 第100-108页 |
7.1 引言 | 第100-101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01-102页 |
7.2.1 制备石油焦基多孔碳 | 第101页 |
7.2.2 析氢反应测试 | 第101-102页 |
7.3 材料的结构及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研究 | 第102-107页 |
7.3.1 材料的结构 | 第102-104页 |
7.3.2 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研究 | 第104-107页 |
7.4 小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作者简介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