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硅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气湿性纳米SiO2颗粒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论文创新点摘要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9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1.2 气润湿提高油气采收率机理简介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37页
        1.3.1 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及表面修饰研究现状第15页
        1.3.2 纳米材料的微观效应第15-17页
        1.3.3 纳米SiO_2的合成及表面修饰研究进展第17-21页
        1.3.4 乳液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第21-26页
        1.3.5 润湿性的评价方法第26-32页
        1.3.6 润湿反转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第32-37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7-39页
        1.4.1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7页
        1.4.2 课题拟采取的技术手段第37-39页
第二章 含氟有机物对岩心表面气湿反转性能研究第39-72页
    2.1 实验部分第40-46页
        2.1.1 主要材料与仪器第40-41页
        2.1.2 实验方法第41-46页
    2.2 含氟表面活性剂对岩心表面气湿反转性能研究第46-53页
        2.2.1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G40第46-48页
        2.2.2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G90第48-49页
        2.2.3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G150第49页
        2.2.4 含氟表面活性剂对岩心表面能的影响第49-50页
        2.2.5 含氟表面活性剂气湿反转影响因素研究第50-53页
    2.3 含氟聚合物对岩心表面气湿反转性能研究第53-69页
        2.3.1 单体摩尔比的影响第53-64页
        2.3.2 含氟聚合物对岩心表面能的影响第64-65页
        2.3.3 含氟聚合物气湿反转影响因素研究第65-69页
    2.4 含氟有机物处理后岩心的自吸性能研究第69-70页
    2.5 含氟有机物对岩心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0-71页
    2.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三章 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的制备及气湿反转性能评价第72-95页
    3.1 实验部分第72-74页
        3.1.1 主要材料与仪器第72-73页
        3.1.2 实验方法第73-74页
    3.2 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的制备第74-76页
        3.2.1 纳米SiO_2颗粒的制备第74-75页
        3.2.2 FG40 表面修饰SiO_2颗粒的制备第75-76页
        3.2.3 FP-2 表面修饰SiO_2颗粒的制备第76页
    3.3 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的表征第76-82页
        3.3.1 FTIR第77-79页
        3.3.2 SEM第79-80页
        3.3.3 TEM第80-81页
        3.3.4 EDS第81-82页
    3.4 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气湿反转性能评价第82-90页
        3.4.1 FG40表面修饰纳米SiO_2颗粒的气湿反转性能第82-85页
        3.4.2 FP-2表面修饰纳米SiO_2颗粒的气湿反转性能第85-90页
    3.5 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处理后岩心的自吸性能研究第90-92页
    3.6 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的气湿反转作用机理第92-94页
    3.7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四章 气湿性多孔介质微观驱替实验研究第95-107页
    4.1 实验部分第95-97页
        4.1.1 主要材料与仪器第95-96页
        4.1.2 实验方法第96-97页
    4.2 气润湿反转对多孔介质中水的影响第97-102页
        4.2.1 气润湿反转对含水饱和度的影响第97-99页
        4.2.2 多孔介质中含水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第99-100页
        4.2.3 水在气湿性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第100-102页
    4.3 气润湿反转对多孔介质中油的影响第102-106页
        4.3.1 气润湿反转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第102-103页
        4.3.2 多孔介质中含油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第103-104页
        4.3.3 油在气湿性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第104-106页
    4.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结论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1-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作者简介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页岩油气渗流实验方法及有效动用条件研究
下一篇:石油焦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