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1-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 第11页 |
2.生物课堂教学的要求 | 第11-12页 |
3.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 第12页 |
4.个人教学实践的反思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2.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有效问题 | 第15页 |
2.有效问题设计 | 第15-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2页 |
3.杜威的“思维五步法”理论 | 第22-23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3-2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3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24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24-25页 |
3.访谈法 | 第25页 |
4.案例分析法 | 第25页 |
5.课堂观察法 | 第25-27页 |
四、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现状 | 第27-43页 |
(一)有效问题设计的现状调查结果 | 第27-39页 |
1.教师对问题设计的认识及理论知识的储备现状 | 第27-28页 |
2.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及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现状 | 第28-31页 |
3.教师遵循问题设计原则的现状 | 第31-37页 |
4.教师问题设计中语言表达的现状 | 第37-39页 |
(二)有效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9-43页 |
1.教师对问题设计不够重视,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 | 第39-40页 |
2.教师在问题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 第40页 |
3.教师在问题设计时未能严格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 | 第40-41页 |
4.教师问题设计太随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高 | 第41-43页 |
五、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 | 第43-54页 |
(一)有效问题的分析 | 第43-45页 |
1.有效问题的基本特征 | 第43-44页 |
2.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 | 第44-45页 |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 | 第45-54页 |
1.提高教师的认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 第45-48页 |
2.认真了解并分析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 第48-49页 |
3.熟练掌握教材,严格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 | 第49-52页 |
4.明确问题目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第52-54页 |
六、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实践 | 第54-77页 |
(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实践 | 第54-67页 |
(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实践 | 第67-77页 |
七、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实践效果分析 | 第77-83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77-81页 |
1.精心设计有效生物学教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问题的认同度 | 第77-78页 |
2.精心设计有效生物学教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 | 第78-79页 |
3.精心设计有效生物学教学问题,有助于解答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 第79-80页 |
4.精心设计有效生物学教学问题,有助于提高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 第80-81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81-83页 |
1.有效问题设计能够提高教师的认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 第81页 |
2.有效问题设计能够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 第81-82页 |
3.有效问题设计能够提高教师问题设计的能力 | 第82页 |
4.有效问题设计能够提高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第82-83页 |
八、建议与展望 | 第83-85页 |
(一)建议 | 第83-84页 |
(二)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3页 |
附录1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现状调查问卷 | 第89-91页 |
附录2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教师访谈提纲 | 第91-92页 |
附录3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学生访谈提纲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