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棚、枣丰宝和克裂一号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摘要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3页 |
1.1 枣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第8页 |
1.2 枣裂果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2.1 枣裂果的发生时期与形态 | 第9页 |
1.2.2 枣裂果发生部位 | 第9页 |
1.2.3 影响枣裂果的因素 | 第9-10页 |
1.3 主要的防裂措施 | 第10-12页 |
1.3.1 抗裂品种 | 第10页 |
1.3.2 避雨栽培 | 第10-11页 |
1.3.3 喷施防裂剂 | 第11-12页 |
1.3.4 多果套袋防控技术 | 第12页 |
1.4 本试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3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3页 |
2.3 喷施方法 | 第13页 |
2.4 采样 | 第13页 |
2.5 试验方法 | 第13-14页 |
2.5.1 裂果指标 | 第13页 |
2.5.2 果实内在、外在品质相关指标 | 第13-14页 |
2.5.3 干枣制干率及果实品质指标 | 第14页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4-1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5-30页 |
3.1 枣果裂果比较分析 | 第15-16页 |
3.1.1 成熟枣果裂果率比较分析 | 第15-16页 |
3.1.2 成熟枣果裂果指数比较分析 | 第16页 |
3.2 不同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内在、外在品质的影响 | 第16-27页 |
3.2.1 不同处理对单果重的影响 | 第16-17页 |
3.2.2 不同处理对横纵径的影响 | 第17-18页 |
3.2.3 不同处理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18-20页 |
3.2.4 不同处理对可食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5 不同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3.2.6 不同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7 不同处理对可滴定酸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8 不同处理对成熟壶瓶枣抗坏血酸的影响 | 第25-27页 |
3.3 干枣制干率及内含物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3.3.1 制干率 | 第27-28页 |
3.3.2 干枣可溶性糖含量 | 第28-29页 |
3.3.3 干枣可滴定酸含量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4.1 枣果裂果比较分析 | 第30页 |
4.2 不同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内在、外在品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4.3 干枣制干率及内含物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5 结论 | 第32-34页 |
5.1 枣果裂果比较分析 | 第32页 |
5.2 不同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内在、外在品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5.3 干枣制干率及内含物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Abstract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