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耐寒无核葡萄胚挽救种质创新研究

摘要第7-8页
前言第8页
1 文献综述第8-15页
    1.1 中国野生葡萄资源概况第8-9页
        1.1.1 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地理分布第8页
        1.1.2 中国野生葡萄资源特性与利用第8-9页
    1.2 葡萄抗寒性相关因素研究第9-11页
        1.2.1 组织结构与葡萄抗寒性的关系第9页
        1.2.2 膜系统与葡萄抗寒性的关系第9-10页
        1.2.3 渗透调节物质与葡萄抗寒性的关系第10页
        1.2.4 基因工程与葡萄抗寒性第10-11页
    1.3 胚挽救技术在无核葡萄育种中的应用第11-13页
        1.3.1 无核葡萄胚挽救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2 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第12-13页
            1.3.2.1 亲本的选择第12页
            1.3.2.2 取样时期第12页
            1.3.2.3 基本培养基第12-13页
            1.3.2.4 外源添加物第13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2.1 试验园地与材料第15页
        2.1.1 试验园地概况第15页
        2.1.2 试验材料第15页
    2.2 试验处理与田间设计第15-16页
    2.3 试验药品第16页
    2.4 主要试验仪器第16页
    2.5 试验方法第16-21页
        2.5.1 葡萄枝条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第16页
        2.5.2 葡萄枝条截面褐变面积的测定第16页
        2.5.3 抗寒生理指标的测定第16页
        2.5.4 葡萄叶片基因组DNA提取第16-17页
        2.5.5 不同葡萄品种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第17-18页
        2.5.6 葡萄花粉采集与生活力鉴定第18页
        2.5.7 葡萄去雄与授粉杂交第18-19页
        2.5.8 葡萄胚挽救程序第19-20页
        2.5.9 不同葡萄品种种子沙藏与播种第20-21页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1-2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2-47页
    3.1 野生葡萄收集与其抗寒性初步鉴定第22-25页
        3.1.1 野生葡萄资源收集与调查第22-23页
        3.1.2 野生葡萄形态学观察第23-24页
        3.1.3 野生葡萄抗寒性鉴定第24页
        3.1.4 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第24-25页
    3.2 应用隶属函数法结合分子标记筛选抗寒亲本材料第25-36页
        3.2.1 不同葡萄品种相对电导率Logistisc方程及半致死温度第25-27页
        3.2.2 低温处理下葡萄枝条截面褐变率变化第27-28页
        3.2.3 低温处理下葡萄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第28-29页
        3.2.4 低温处理下葡萄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第29-30页
        3.2.5 低温处理下葡萄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第30-31页
        3.2.6 低温处理下葡萄枝条丙二醛含量变化第31-32页
        3.2.7 低温处理下葡萄枝条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第32-33页
        3.2.8 不同葡萄品种抗寒分子标记辅助筛选鉴定第33-34页
        3.2.9 不同葡萄品种抗寒性与分子标记鉴定比对分析第34-36页
    3.3 胚挽救种质创制第36-47页
        3.3.1 杂交父本花粉生活力鉴定第36-37页
        3.3.2 不同亲本基因型对胚形成及成苗的影响第37-38页
        3.3.3 部分葡萄杂种F1代倍性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第38-43页
            3.3.3.1 无核标记GSPL1-569对杂交亲本的检测第38页
            3.3.3.2 无核标记SCC8-1018对杂交亲本的检测第38-39页
            3.3.3.3 无核标记SCF27-2000对杂交亲本的检测第39-40页
            3.3.3.4 抗寒标记S238-800和S241-670对杂交亲本的检测第40页
            3.3.3.5 部分杂种F1代无核性状早期检测第40-41页
            3.3.3.6 部分杂种F1代叶片结构差异和染色体数目显微鉴定第41-43页
            3.3.3.7 部分杂种F1代抗寒性状早期检测第43页
        3.3.4 添加天然物质对继代苗发育的影响第43-44页
        3.3.5 不同葡萄品种种子播种萌发率比较第44-45页
        3.3.6 葡萄温室炼苗和大田移栽第45-47页
4 讨论第47-51页
    4.1 野生葡萄收集与其抗寒性初步鉴定第47页
    4.2 应用隶属函数法结合分子标记筛选抗寒亲本材料第47-49页
    4.3 胚挽救种质创制第49-51页
5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Abstract第60-61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避雨棚、枣丰宝和克裂一号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闭合性跟腱断裂改良切口与传统切口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