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初探

摘要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八角茴香概述第9页
    1.2 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研究第9-10页
        1.2.1 八角茴香油第9-10页
        1.2.2 倍半萜内酯及其衍生物第10页
        1.2.3 黄酮类成分第10页
        1.2.4 苯丙烷和木脂素类第10页
        1.2.5 其它第10页
    1.3 八角茴香的药理作用第10-12页
        1.3.1 抗氧化作用第10-11页
        1.3.2 抑菌作用第11页
        1.3.3 杀虫作用第11页
        1.3.4 镇痛作用第11页
        1.3.5 升高白细胞作用第11-12页
        1.3.6 抗血栓形成作用第12页
        1.3.7 其他作用第12页
    1.4 八角茴香的提取第12-13页
        1.4.1 水蒸汽蒸馏第12页
        1.4.2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12页
        1.4.3 有机溶剂萃取法第12-13页
    1.5 番茄灰霉病概述第13页
    1.6 转录组概述第13-14页
        1.6.1 转录组学基本定义第13页
        1.6.2 转录组测序第13-14页
        1.6.3 在转录组中高通量测序的运用第14页
    1.7 本论文设计思路的提出第14-16页
        1.7.1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7.2 总体设计第15-16页
第二章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2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第16-20页
    2.1 试验材料第16-17页
        2.1.1 供试菌种第16页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6页
        2.1.3 供试培养基第16-17页
    2.2 试验方法第17页
        2.2.1 八角茴香提取物的制备第17页
        2.2.2 抑菌活性测定第1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7-19页
        2.3.1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不同病菌的生长速率的影响第17-18页
        2.3.2 不同浓度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第18-19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19-20页
第三章 反式茴香脑对2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第20-23页
    3.1 试验材料第20页
        3.1.1 供试菌种第20页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0页
        3.1.3 供试培养基第20页
    3.2 试验方法第20页
        3.2.1 配制浓度为0.5mg·mL~(-1)的反式茴香脑溶液第20页
        3.2.2 抑菌活性测定第2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0-22页
        3.3.1 反式茴香脑对不同病菌的生长速率的影响第20-21页
        3.3.2 不同浓度反式茴香脑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第21-22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22-23页
第四章 反式茴香脑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的影响第23-33页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23-24页
        4.1.1 试验材料第23页
        4.1.2 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4.2 试验方法第24-27页
        4.2.1 反式茴香脑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第24页
        4.2.2 测定反式茴香脑对菌体膜通透性的影响第24页
        4.2.3 测定反式茴香脑对病原菌菌丝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4.2.4 测定反式茴香脑对病原菌菌丝内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4.2.5 测定反式茴香脑对病原菌菌丝内丙酮酸含量的影响第26-2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4.3.1 反式茴香脑对菌丝形态的影响第27页
        4.3.2 不同浓度反式茴香脑对菌丝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影响第27-28页
        4.3.3 不同浓度反式茴香脑对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4.3.4 不同浓度反式茴香脑对菌丝体内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4.3.5 不同浓度反式茴香脑对菌丝体内丙酮酸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31-33页
第五章 反式茴香脑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转录组分析第33-49页
    5.1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33-34页
        5.1.1 试验材料第33页
        5.1.2 软件列表第33页
        5.1.3 数据库列表第33-34页
    5.2 试验流程第34页
    5.3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34-48页
        5.3.1 原始序列数据及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第34-35页
        5.3.2 基因结构分析第35-39页
        5.3.3 基因表达分析第39-41页
        5.3.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41-43页
        5.3.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第43-48页
    5.4 小结与讨论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Abstract第54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秀珍菇与榆黄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研究
下一篇:避雨棚、枣丰宝和克裂一号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