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实务研究--以南京市X机构困境儿童保护项目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研究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基础第21-26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21-23页
        2.1.1 困境儿童第21-22页
        2.1.2 社会保护第22页
        2.1.3 社会工作第22-23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社会支持理论第23页
        2.2.2 优势视角理论第23-24页
        2.2.3 生态系统理论第24-26页
第三章 社工介入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实务操作第26-42页
    3.1 X社工机构困境儿童保护项目介绍第26-27页
    3.2 项目启动第27-28页
        3.2.1 招募人员第27页
        3.2.2 岗前专业培训第27-28页
        3.2.3 与各社区社工对接第28页
    3.3 项目实施第28-40页
        3.3.1 困境儿童入户走访第28-30页
        3.3.2 困境儿童需求评估第30-32页
        3.3.3 商讨制定服务方案第32-33页
        3.3.4 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第33-40页
    3.4 项目评估第40-42页
        3.4.1 X机构自评第40-41页
        3.4.2 社工介入对象的评估第41页
        3.4.3 购买方的评估第41-42页
第四章 社工介入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实务思考第42-50页
    4.1 社工介入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作用第42-45页
        4.1.1 精准评估需求,注重精神和家庭福利支持第42页
        4.1.2 实现“最后一公里”服务输送第42-43页
        4.1.3 联合多元救助,构建支持系统第43-44页
        4.1.4 通过增权提升困境儿童与环境互动能力第44页
        4.1.5 促进儿童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第44-45页
    4.2 社工介入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困难第45-46页
        4.2.1 父母对经济扶持以外服务的不配合第45页
        4.2.2 对困境儿童的后期安置存在困难第45-46页
        4.2.3 受制于行政命令,社工权力有限第46页
    4.3 社工介入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提升策略第46-50页
        4.3.1 树立对困境儿童内外资源整合利用的意识观念第46-47页
        4.3.2 增强社工对救助政策的解读与利用第47-48页
        4.3.3 合理把握社工专业界限第48-49页
        4.3.4 确保服务介入的持续性第49-50页
第五章 困境儿童保护的对策建议第50-55页
    5.1 儿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第50-51页
    5.2 家庭: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第51-52页
    5.3 社区:了解居民家庭情况,加大困境儿童筛查排除第52-53页
    5.4 学校:给予困境儿童积极关注,增加更多可能性第53页
    5.5 国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完善法律操作细则并加强政策宣传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70页
    附录1:访谈提纲第60-61页
    附录2:困境儿童基本信息表第61-63页
    附录3:困境儿童评估表第63-68页
    附录4:困境儿童评估意见书第68-69页
    附录5:接受服务同意书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以糖尿病患者为例
下一篇:社区微基金介入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的研究--以南京市YX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