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不平衡故障试验及诊断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引言 | 第12页 |
·直升机旋翼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工程应用方面 | 第12-13页 |
·科学研究方面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旋翼不平衡故障的分类及诊断原理 | 第16-25页 |
·引言 | 第16页 |
·旋翼系统故障分类 | 第16-17页 |
·用机体振动诊断旋翼不平衡故障的故障诊断依据 | 第17页 |
·旋翼气动不平衡及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激振力 | 第17页 |
·气动不平衡引起的激振力 | 第17页 |
·配重不平衡引起的激振力 | 第17页 |
·用机体振动诊断调整片不平衡故障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概述 | 第17-18页 |
·理论假设 | 第18页 |
·调整片不平衡产生的桨毂力 | 第18-21页 |
·调整片不平衡时附加激振力数学计算模型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试验 | 第25-34页 |
·引言 | 第25页 |
·旋翼试验台相关参数 | 第25-27页 |
·台体结构 | 第25页 |
·模型桨叶参数 | 第25-26页 |
·测试和采集系统 | 第26-27页 |
·单一不平衡故障设置 | 第27-28页 |
·桨距不平衡故障设置 | 第27页 |
·配重不平衡故障设置 | 第27-28页 |
·调整片不平衡故障设置 | 第28页 |
·前飞模拟 | 第28-29页 |
·旋翼试验台动特性的测定及调试 | 第29页 |
·复合故障设置 | 第29-31页 |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31-32页 |
·数据采集过程 | 第31-32页 |
·数据的预处理 | 第32页 |
·试验过程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不平衡故障试验数据的处理 | 第34-43页 |
·引言 | 第34页 |
·幅值谱分析 | 第34-35页 |
·傅里叶变换 | 第34页 |
·卷积定理 | 第34页 |
·δ脉冲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 第34-35页 |
·采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第35页 |
·功率谱分析 | 第35-40页 |
·最大熵谱估计的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阶数的选择 | 第38-40页 |
·幅值谱与功率谱的对比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旋翼不平衡故障特征提取 | 第43-49页 |
·引言 | 第43页 |
·基于主分量分析的特征提取 | 第43-48页 |
·基本原理 | 第43-46页 |
·PCA 的求解步骤 | 第46页 |
·基于PCA 的不平衡故障特征提取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 | 第49-68页 |
·引言 | 第49页 |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诊断 | 第49-57页 |
·GRNN 的基本原理 | 第49-51页 |
·基于GRNN 的诊断模型 | 第51-52页 |
·基于GRNN 模型的诊断 | 第52-54页 |
·基于PCA-GRNN 的诊断模型 | 第54-55页 |
·不平衡故障程度的诊断识别 | 第55-56页 |
·GRNN 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性能比较 | 第56-57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诊断 | 第57-67页 |
·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57-60页 |
·核函数的引入 | 第60-61页 |
·基于SVM 的诊断模型 | 第61-65页 |
·基于PCA-SVM 的诊断模型 | 第65-66页 |
·SVM 与GRNN 的性能比较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复合故障试验研究 | 第68-74页 |
·引言 | 第68页 |
·试验方案 | 第68-69页 |
·正交分析 | 第69-72页 |
·极差分析 | 第69-72页 |
·方差分析 | 第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74-7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4页 |
·后续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