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心理控制源、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8-22页
    1.1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1 心理控制源第9-11页
        1.1.2 自我价值感第11-13页
        1.1.3 主观幸福感第13-17页
        1.1.4 心理控制源、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17-19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9-21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1.3.1 理论意义第21页
        1.3.2 实践意义第21-22页
2 方法第22-25页
    2.1 被试第22页
    2.2 研究工具第22-23页
        2.2.1 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第22-23页
        2.2.2 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第23页
        2.2.3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第23页
    2.3 研究过程第23-24页
    2.4 数据处理方法第24-25页
3 结果第25-32页
    3.1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第25-27页
        3.1.1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描述统计第25页
        3.1.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城乡、性别差异第25-26页
        3.1.3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年级、收入差异第26-27页
    3.2 初中生心理控制源、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第27-32页
        3.2.1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第27-28页
        3.2.2 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第28-29页
        3.2.3 心理控制源、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29-32页
4 讨论第32-37页
    4.1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析第32-33页
        4.1.1 学校区域、性别与主观幸福感的分析第32-33页
        4.1.2 年级、家庭经济情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分析第33页
    4.2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分析第33-37页
        4.2.1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分析第33-34页
        4.2.2 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分析第34-35页
        4.2.3 心理控制源、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第35-37页
5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附录第44-48页
发表论文目录第48-49页
后记、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及其与自我和谐、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下一篇:感恩、冒犯严重性对青少年人际宽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