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8-1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2 基础理论及技术 | 第12-16页 |
2.1 金属凝固原理 | 第12-14页 |
2.1.1 金属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场 | 第12-13页 |
2.1.2 快速凝固原理 | 第13-14页 |
2.2 COD理论 | 第14-15页 |
2.3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 | 第15-16页 |
3 激光止裂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3.1.1 基体材料和尺寸 | 第16-17页 |
3.1.2 激光止裂粉末 | 第17页 |
3.2 试验方法与设备 | 第17-21页 |
3.2.1 激光止裂试验 | 第17-18页 |
3.2.2 紧凑拉伸试验 | 第18-19页 |
3.2.3 微观组织形态观察 | 第19-2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4 激光止裂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22-37页 |
4.1 温度场数值模拟的意义 | 第22-23页 |
4.2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6页 |
4.2.1 温度场的控制方程 | 第23页 |
4.2.2 温度场的有限元求解 | 第23-24页 |
4.2.3 三维建模 | 第24-25页 |
4.2.4 材料属性 | 第25-26页 |
4.2.5 有限元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26页 |
4.3 热源模型及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 第26-30页 |
4.3.1 热源模型的选择 | 第26-29页 |
4.3.2 热源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 第29-30页 |
4.4 温度场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第30-31页 |
4.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4.5.1 激光参数变化对止裂温度场的影响 | 第31-33页 |
4.5.2 激光参数变化对止裂熔深的影响 | 第33-3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5 不同工艺参数下激光止裂效果试验研究 | 第37-58页 |
5.1 激光止裂试验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37-38页 |
5.2 激光工艺参数变化对修复试件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5.2.1 激光功率变化对修复试件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5.2.2 激光光斑直径变化对修复试件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5.2.3 激光加热时间变化对修复试件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5.3 激光工艺参数变对修复试件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1-48页 |
5.3.1 裂纹尖端处激光止裂修复层的微观组织形貌 | 第41-43页 |
5.3.2 激光功率变化对修复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3-45页 |
5.3.3 激光光斑直径变化对修复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4 激光加热时间变化对修复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6-48页 |
5.4 裂纹尖端激光止裂工艺参数优化 | 第48-56页 |
5.4.1 正交试验法原理及试验设计 | 第48-51页 |
5.4.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