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6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智能催化材料简介 | 第12-19页 |
1.2.1 智能催化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3页 |
1.2.2 智能催化材料的分类 | 第13-19页 |
1.3 介孔氧化硅材料简介 | 第19-28页 |
1.3.1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发展 | 第19-20页 |
1.3.2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合成机理 | 第20-21页 |
1.3.3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分类 | 第21-23页 |
1.3.4 介孔氧化硅材料表面的有机功能化 | 第23-25页 |
1.3.5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应用 | 第25-28页 |
1.4 环糊精简介 | 第28-32页 |
1.4.1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 第28-30页 |
1.4.2 环糊精的包合特性和分子识别机制 | 第30-31页 |
1.4.3 环糊精的应用研究 | 第31-32页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32-36页 |
第二章 疏水基团改性纳米反应器Ag@MSNP-Dod的制备及表征 | 第36-52页 |
2.1 引言 | 第36-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2.2.1 实验原料及规格 | 第3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2.2.3 带有疏水基团的纳米反应器的制备 | 第38-40页 |
2.2.4 带有疏水基团纳米反应器的表征和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2.3.1 纳米反应器的小角度XRD分析 | 第41-42页 |
2.3.2 纳米反应器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表征和分析 | 第42-44页 |
2.3.3 纳米反应器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44-45页 |
2.3.4 纳米反应器的XRD表征和分析 | 第45-46页 |
2.3.5 纳米反应器的红外光谱表征和分析 | 第46-47页 |
2.3.6 带有疏水基团的纳米反应器的综合热分析 | 第47-49页 |
2.3.7 纳米反应器的元素分析 | 第49-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水溶性α-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52-63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57页 |
3.2.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5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3.2.3 水溶性α-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 | 第54-56页 |
3.2.4 水溶性α-环糊精聚合物的表征和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3.3.1 环糊精聚合物CDP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与分析 | 第57页 |
3.3.2 环糊精聚合物CDP的红外光谱表征与分析 | 第57-58页 |
3.3.3 环糊精聚合物CDP的X-射线衍射表征和分析 | 第58-59页 |
3.3.4 环糊精聚合物CDP的热重表征和分析 | 第59-60页 |
3.3.5 环糊精聚合物CDP的特性粘度表征与分析 | 第60-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Ag@MSNP-Dod/CDP体系的热响应性分散/聚集分析和可控催化性能研究 | 第63-78页 |
4.1 引言 | 第63-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4.2.1 实验药品及规格 | 第64-6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4.2.3 Ag@MSNP-Dod与CDP复合结构体系的制备 | 第65页 |
4.2.4 Ag@MSNP-Dod/CDP纳米反应器的表征和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4.3.1 Ag@MSNP-Dod/CDP纳米催化器的粒径测试分析 | 第66-68页 |
4.3.2 Ag@MSNP-Dod/CDP纳米催化器的宏观“分散/聚集”效应观测 | 第68-69页 |
4.3.3 Ag@MSNP-Dod/CDP纳米催化器的孔道“开/关”作用测试分析 | 第69-71页 |
4.3.4 Ag@MSNP-Dod/CDP纳米催化器的热响应“开/关”催化性能测试分析 | 第71-74页 |
4.3.5 Ag@MSNP-Dod/CDP纳米催化器的热响应催化动力学研究与分析 | 第74-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