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半自磨技术发展及应用 | 第11-13页 |
1.3 半自磨机磨球的发展 | 第13-14页 |
1.4 CADI的发展与应用 | 第14-15页 |
1.5 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及其发展 | 第15-16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6.1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页 |
1.6.2 研究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18-34页 |
2.1 CADI磨球化学成分设计 | 第18-19页 |
2.2 试样的制备 | 第19-20页 |
2.3 热处理工艺设计 | 第20-22页 |
2.3.1 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 | 第21页 |
2.3.2 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 | 第21-22页 |
2.4 试验检测仪器 | 第22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22-34页 |
2.5.1 富碳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计算 | 第22-24页 |
2.5.2 动载冲击磨损试验 | 第24-25页 |
2.5.3 落球冲击疲劳试验 | 第25-27页 |
2.5.4 残余应力测量 | 第27-29页 |
2.5.5 静态浸泡腐蚀试验 | 第29-30页 |
2.5.6 ANSYS模拟CADI磨球淬火热应力 | 第30-34页 |
第三章 冲击磨损对CADI表层组织与性能影响 | 第34-49页 |
3.1 冲击磨损对CADI表层组织的影响 | 第34-41页 |
3.1.1 冲击磨损对CADI表层石墨形态影响 | 第34-37页 |
3.1.2 冲击磨损对CADI表层基体组织影响 | 第37-39页 |
3.1.3 CADI磨损表面富碳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分析 | 第39-41页 |
3.2 冲击磨损对CADI亚表层维氏硬度影响 | 第41-43页 |
3.3 冲击磨损对CADI表层磨损性能影响 | 第43-45页 |
3.4 CADI试样冲击磨损形貌分析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组织与残余应力影响 | 第49-59页 |
4.1 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组织影响 | 第49-52页 |
4.1.1 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金相组织影响 | 第49-50页 |
4.1.2 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富碳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影响 | 第50-52页 |
4.2 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残余应力影响 | 第52-57页 |
4.2.1 CADI磨球残余应力分布 | 第52-53页 |
4.2.2 CADI磨球热应力分布 | 第53-55页 |
4.2.3 CADI磨球表面相变应力 | 第55-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CADI磨球落球冲击硬化层应力状态及剥落分析 | 第59-77页 |
5.1 Mn对CADI磨球冲击疲劳性能影响 | 第59-60页 |
5.2 CADI磨球单次落球模拟应力分布 | 第60-66页 |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60-62页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5.3 CADI磨球硬化层表面残余应力测量 | 第66-71页 |
5.4 CADI磨球冲击硬化层剥落分析 | 第71-74页 |
5.4.1 杂质物对磨球冲击硬化层剥落影响 | 第71-73页 |
5.4.2 应力对磨球冲击硬化层剥落影响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六章 CADI磨球冲击硬化层组织转变及耐蚀性 | 第77-93页 |
6.1 CADI磨球冲击硬化层组织转变 | 第77-83页 |
6.1.1 CADI磨球冲击硬化层显微组织分析 | 第77-81页 |
6.1.2 CADI磨球冲击硬化层富碳奥氏体量分析 | 第81-83页 |
6.2 CADI磨球冲击硬化层硬度分析 | 第83-86页 |
6.3 CADI磨球冲击硬化层静态浸泡腐蚀性能 | 第86-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3-9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3-94页 |
7.2 创新点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