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困境的研究--以兰州市G街道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概念界定第11-12页
        1.2.1 城市管理第11-12页
        1.2.2 流动摊贩第12页
    1.3 研究设计第12-15页
        1.3.1 研究对象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1.3.3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应用第15-21页
    2.1 文献综述第15-19页
        2.1.1 关于流动摊贩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2.1.2 针对社会工作介入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2.2 理论应用第19-21页
        2.2.1 认知行为理论第19页
        2.2.2 增能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流动摊贩与流动摊贩管理困境概述第21-26页
    3.1 流动摊贩概述第21-23页
        3.1.1 流动摊贩产生的原因第21页
        3.1.2 流动摊贩存在的意义第21-22页
        3.1.3 流动摊贩的消极影响第22-23页
    3.2 城管执法概述第23-24页
        3.2.1 城管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依据第23页
        3.2.2 城管执法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手段第23-24页
    3.3 流动摊贩管理困境概述第24-26页
        3.3.1 管理环境的复杂性第24页
        3.3.2 管理效果的反复性第24-25页
        3.3.3 管理影响的负面性第25-26页
第四章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困境调查及原因分析——基于兰州市G街道城管与摊贩的调查分析第26-36页
    4.1 兰州市G街道流动摊贩与城管的情况调查第26-28页
        4.1.1 G街道相关情况第26页
        4.1.2 G街道流动摊贩相关情况第26-28页
        4.1.3 G街道城管执法人员相关情况第28页
    4.2 兰州市G街道流动摊贩管理困境调查第28-32页
        4.2.1 城管执法的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争议较大第28-29页
        4.2.2 执法水平有限和执法效果不佳第29-30页
        4.2.3 城管与流动摊贩对立情绪严重第30-31页
        4.2.4 城管执法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第31-32页
    4.3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4.3.1 城市管理的法律制定不够完善第32-33页
        4.3.2 现行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需要第33页
        4.3.3 舆论环境缺乏正面引导第33-34页
        4.3.4 流动摊贩群体的特殊性第34页
        4.3.5 城管队伍自身存在问题第34-36页
第五章 小组工作介入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困境的实践第36-50页
    5.1 小组前期准备工作第36-38页
        5.1.1 小组工作的开展背景第36页
        5.1.2 小组成员的选取第36页
        5.1.3 小组目标第36-37页
        5.1.4 小组工作计划书第37-38页
    5.2 小组工作介入方案的实施第38-47页
        5.2.1 第一次小组活动第38-40页
        5.2.2 第二次小组活动第40-42页
        5.2.3 第三次小组活动第42-44页
        5.2.4 第四次小组活动第44-46页
        5.2.5 第五次小组活动第46-47页
    5.3 小组工作干预结果评估第47-50页
        5.3.1 评估方式第47-48页
        5.3.2 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第48页
        5.3.3 小组活动目标达成情况评估第48-49页
        5.3.4 社会工作者自评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0-55页
    6.1 研究总结第50页
    6.2 改善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困境的建议第50-55页
        6.2.1 微观层面:以服务促治理,提升流动摊贩的个人能力第50-52页
        6.2.2 中观层面:以社区为单位,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第52-53页
        6.2.3 宏观层面:以政策倡导为手段,完善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环境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母职的重构--来自一个社区的田野调查
下一篇: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公信力研究--以T市S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