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母职的重构--来自一个社区的田野调查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的起因 | 第9-10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田野纪实 | 第15-25页 |
一、田野地点 | 第15-17页 |
(一)田野地点概况 | 第15-16页 |
(二)社区内的教育机构 | 第16-17页 |
(三)社区的商业 | 第17页 |
(四)社区的休闲场所 | 第17页 |
二、家庭育儿概况 | 第17-25页 |
(一)育儿的消费 | 第17-20页 |
1.学区房 | 第18页 |
2.教育培训 | 第18-19页 |
3.食品 | 第19-20页 |
(二)育儿的任务、分工及亲子关系 | 第20-25页 |
1.育儿的任务和代际合作 | 第20-21页 |
2.育儿的分工 | 第21-23页 |
3.亲子模式和亲子期待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重构:规训专业母职 | 第25-51页 |
一、科学育儿观念的形成 | 第25-27页 |
二、规训:从身体到内心 | 第27-47页 |
(一)备孕阶段——母职的暗示 | 第28-31页 |
1.孕检项目和要求的性别差异 | 第28-29页 |
2.不孕不育治疗方案的性别差异 | 第29-30页 |
3.备孕生活方式的性别差异 | 第30页 |
4.生育知识宣传的性别差异 | 第30-31页 |
(二)怀孕阶段——母职的准备 | 第31-36页 |
1.孕妇身份的确认 | 第31-32页 |
2.建立亲子联系 | 第32-34页 |
3.积累育儿经验和知识 | 第34-36页 |
(三)照料阶段——母职的实践 | 第36-42页 |
1.母乳喂养 | 第36-39页 |
2.月子期 | 第39-40页 |
3.体检和疫苗接种 | 第40-42页 |
(四)教育阶段——母职的自治 | 第42-47页 |
1.陪伴式成长 | 第43-44页 |
2.潜能开发 | 第44-45页 |
3.老师的评价和孩子的反馈 | 第45-46页 |
4.策略化育儿 | 第46-47页 |
三、重构中的权力关系 | 第47-51页 |
(一)医生对女性的规训 | 第47-48页 |
(二)丈夫对妻子的规训 | 第48页 |
(三)老师对家长的规训 | 第48-49页 |
(四)母亲对孩子的规训 | 第49-51页 |
第三章 传统:母职重构的框架 | 第51-58页 |
一、成为母亲:身份、权力、交际 | 第51-53页 |
二、幸福家庭:儿童、家庭、亲子 | 第53-56页 |
三、稳定的家庭关系:依附、付出、补偿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