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温度变化对材料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2 对隧道病害处治措施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 依托工程特点和技术难点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研究方法、内容和目标 | 第14-15页 |
1.4.1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案 | 第14页 |
1.4.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隧道冻胀力计算方法 | 第15-26页 |
2.1 影响隧道温度场基本因素 | 第15-17页 |
2.1.1 环境温度 | 第15-16页 |
2.1.2 围岩条件 | 第16页 |
2.1.3 水文条件 | 第16-17页 |
2.1.4 工程措施 | 第17页 |
2.2 热传导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 | 第17-23页 |
2.2.1 偏微分方程 | 第17-19页 |
2.2.2 混凝土温度场应用的定律与公式 | 第19-20页 |
2.2.3 初始条件 | 第20页 |
2.2.4 边界条件 | 第20-22页 |
2.2.5 温度场的变分形式 | 第22-23页 |
2.3 温度场及其分类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京承高速既有隧道裂缝调查 | 第26-44页 |
3.1 隧道概述 | 第26页 |
3.2 隧道基本设计资料 | 第26-32页 |
3.2.1 金山岭隧道 | 第27-28页 |
3.2.2 新道沟隧道 | 第28页 |
3.2.3 塔沟Ⅱ隧道 | 第28-29页 |
3.2.4 塔沟隧道 | 第29-30页 |
3.2.5 何家沟隧道 | 第30页 |
3.2.6 尹家沟隧道 | 第30-31页 |
3.2.7 阎营子隧道 | 第31-32页 |
3.3 衬砌裂缝调查结果汇总 | 第32-35页 |
3.4 衬砌裂缝主要成因分析 | 第35-43页 |
3.4.1 从设计角度分析 | 第35-41页 |
3.4.2 从施工角度分析 | 第41页 |
3.4.3 从环境角度分析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工程概况与隧道建模 | 第44-53页 |
4.1 营尔岭隧道概况 | 第44-49页 |
4.1.1 地质构造 | 第44-45页 |
4.1.2 地质构造 | 第45页 |
4.1.3 水文地质 | 第45-46页 |
4.1.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第46-48页 |
4.1.5 隧道防排水措施 | 第48-49页 |
4.2 隧址区气温统计 | 第49页 |
4.3 研究隧道段的选取 | 第49-50页 |
4.4 边界条件 | 第50-51页 |
4.5 隧道建模温度场网格划分 | 第51页 |
4.6 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4.6.1 土体及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 | 第51-52页 |
4.6.2 土体及围岩的热力学参数 | 第52页 |
4.6.3 混凝土衬砌热力学参数 | 第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冻胀力计算分析 | 第53-83页 |
5.1 计算过程 | 第53页 |
5.2 不同土层流固耦合孔隙压力计算 | 第53-55页 |
5.3 隧道温度场模拟计算 | 第55-56页 |
5.4 围岩不同线膨胀系数隧道衬砌的冻胀 | 第56-71页 |
5.4.1 拱顶附近围岩含水 | 第57-60页 |
5.4.2 拱腰附近围岩含水 | 第60-64页 |
5.4.3 拱脚附近围岩含水 | 第64-67页 |
5.4.4 仰拱附近围岩含水 | 第67-71页 |
5.5 有无保温或加热措施下衬砌的冻胀 | 第71-80页 |
5.5.1 拱顶附近围岩含水 | 第71-73页 |
5.5.2 拱腰附近围岩含水 | 第73-75页 |
5.5.3 拱脚附近围岩含水 | 第75-78页 |
5.5.4 仰拱附近围岩含水 | 第78-80页 |
5.6 裂缝处理方法及结果 | 第80-82页 |
5.6.1 裂缝处理方法 | 第80-82页 |
5.6.2 裂缝处理结果 | 第8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83-84页 |
6.1.1 保温或加热措施对隧道温度场的影响 | 第83页 |
6.1.2 不同围岩含水率对应不同线膨胀系数对衬砌的影响 | 第83-84页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