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电晕放电条件下柴油机排气颗粒荷电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柴油机排气颗粒物第13-17页
        1.2.1 颗粒物组成成分第13-14页
        1.2.2 碳烟的形成及演变第14-16页
        1.2.3 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第16-17页
        1.2.4 颗粒物的危害第17页
    1.3 柴油机颗粒物排放法规的发展第17-18页
    1.4 柴油机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第18-21页
        1.4.1 颗粒物排放的机内净化技术第18-19页
        1.4.2 颗粒物排放的机外净化技术第19-21页
    1.5 颗粒物荷电凝并技术第21-22页
        1.5.1 荷电凝并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2 荷电凝并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第22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柴油机颗粒荷电基本理论第24-35页
    2.1 电晕放电第24-27页
        2.1.1 起晕电场强度第25-26页
        2.1.2 起晕电压第26-27页
    2.2 柴油机颗粒物的荷电第27-30页
        2.2.1 电场荷电第27-28页
        2.2.2 扩散荷电第28-30页
        2.2.3 电场荷电与扩散荷电综合作用第30页
    2.3 线筒式电晕放电伏安特性关系第30-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柴油机排气颗粒Zeta电位的试验研究第35-46页
    3.1 Zeta电位的介绍第35-38页
        3.1.1 Zeta电位的定义第35-36页
        3.1.2 Zeta电位的测量第36-37页
        3.1.3 Zeta电位的影响因素第37-38页
    3.2 试验系统及方案设计第38-42页
        3.2.1 试验系统及设备第38-41页
        3.2.2 试验原理及方案设计第41-42页
    3.3 试验及计算结果分析第42-45页
        3.3.1 荷电电压对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第43页
        3.3.2 温度对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第43-44页
        3.3.3 柴油机负荷对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电晕放电对柴油机颗粒数量排放的影响第46-55页
    4.1 试验系统及方案设计第46-48页
        4.1.1 试验系统及设备第46-48页
        4.1.2 试验流程第48页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4.2.1 电晕放电对柴油机排气颗粒数浓度的影响第48-50页
        4.2.2 电晕放电对柴油机排气颗粒质量中位径的影响第50-51页
    4.3 电晕放电对颗粒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1-54页
        4.3.1 颗粒物粒径分级采样第51-52页
        4.3.2 颗粒物SEM图像分析第52-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5.1 全文总结第55-56页
    5.2 工作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耐久性的FRP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
下一篇:用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的小型柴油机排放性能优化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