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2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发展和破坏特征 | 第7-22页 |
1.2.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发展 | 第7-10页 |
1.2.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结构特点 | 第10-17页 |
1.2.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案例 | 第17-18页 |
1.2.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缝特征 | 第18-22页 |
1.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2 弯扭条件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试验方案 | 第28-46页 |
2.1 概述 | 第28页 |
2.2 试件概况 | 第28-33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2.2.2 试件尺寸 | 第29-33页 |
2.3 加载装置 | 第33-37页 |
2.4 试验方案 | 第37-41页 |
2.4.1 加载形式 | 第37-39页 |
2.4.2 试验步骤 | 第39-41页 |
2.5 测点布置 | 第41-44页 |
2.5.1 有限元分析 | 第41-42页 |
2.5.2 应变片布置 | 第42-44页 |
2.6 测量内容 | 第44-4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弯扭条件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80页 |
3.1 概述 | 第46页 |
3.2 疲劳应力分布 | 第46-47页 |
3.3 试件破坏形态 | 第47-57页 |
3.3.1 最终破坏形态 | 第47-53页 |
3.3.2 裂缝扩展阶段划分 | 第53-57页 |
3.4 疲劳裂缝扩展 | 第57-69页 |
3.4.1 板底(受拉区)裂缝扩展 | 第57-62页 |
3.4.2 裂缝沿板厚方向扩展 | 第62-64页 |
3.4.3 板顶(受压区)主裂缝扩展 | 第64-65页 |
3.4.4 板底(受拉区)与板顶(受压区)主裂缝扩展对比 | 第65-69页 |
3.5 试件刚度变化 | 第69-78页 |
3.5.1 竖向位移变化 | 第69-73页 |
3.5.2 刚度与主裂缝扩展的关系 | 第73-7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4 弯扭条件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评估 | 第80-94页 |
4.1 概述 | 第80页 |
4.2 疲劳寿命分析 | 第80-86页 |
4.2.1 相同长度试件的疲劳寿命 | 第80-85页 |
4.2.2 试件长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85-86页 |
4.3 疲劳寿命评估 | 第86-89页 |
4.3.1 盖板-横隔板连接细节疲劳寿命评估 | 第87页 |
4.3.2 盖板-U肋连接细节疲劳寿命评估 | 第87-89页 |
4.4 疲劳细节S-N曲线 | 第89-92页 |
4.4.1 盖板-横隔板连接疲劳细节S-N曲线 | 第90-91页 |
4.4.2 盖板-U肋连接疲劳细节S-N曲线 | 第91-9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5.1 结论 | 第94-95页 |
5.2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