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师范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研究--以Q大学小学教育全科专业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9页
    一、研究缘起第8-10页
        (一)新时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第8页
        (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需要第8-9页
        (三)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第9页
        (四)个人学研经历与兴趣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目的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6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9页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9-24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19-21页
        (一)学习共同体第19页
        (二)分享第19-20页
        (三)沟通第20页
        (四)合作学习第20-21页
    二、理论基础第21-24页
        (一)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第21页
        (二)群体动力理论第21-22页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第22-24页
第二章 师范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现状第24-48页
    一、师范生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情况第24-26页
        (一)组建过程第24-25页
        (二)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第25-26页
    二、师范生学习共同体的现状调查第26-48页
        (一)个人规划与共同愿景第26-29页
        (二)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第29-30页
        (三)相互支持与共同领导第30-33页
        (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平台第33-43页
        (五)保障运行的支持性条件第43-48页
第三章 师范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总结与分析第48-58页
    一、师范生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成效第48-52页
        (一)心智模式的改善第48-49页
        (二)系统思考能力的提升第49-50页
        (三)实践性知识的积累第50-51页
        (四)合作意识的提高第51-52页
        (五)和谐的人际关系第52页
    二、师范生学习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52-58页
        (一)学习共同体同质性明显第53页
        (二)导师指导工作的缺位第53-55页
        (三)学生共同愿景意识薄弱第55-56页
        (四)共同体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第56-58页
第四章 师范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对策第58-65页
    一、体现共同体组建的异质性和全面性第58-59页
    二、加强导师的指导工作第59-61页
        (一)教师丰富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第59-60页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第60页
        (三)转变教师角色,耐心引导第60-61页
    三、建立清晰和共享的共同愿景第61-62页
    四、重视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建设第62-65页
        (一)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第62-63页
        (二)强化学生的共同体意识第63页
        (三)运用“深度汇谈”与商讨第63-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个人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师范生的视角
下一篇:襄阳市主城区小学生网瘾现状及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