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特征的汽车碰撞试验假人测试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2 汽车碰撞假人简介第13-17页
        1.2.1 国内外正面碰撞假人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外人体尺寸对比第15-17页
    1.3 汽车碰撞安全研究方法第17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整车碰撞有限元模型和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建立第19-31页
    2.1 整车模型有效性验证第19-21页
    2.2 100%正面碰撞建模第21页
    2.3 40%偏置碰撞建模第21-22页
    2.4 25%小重叠率碰撞建模第22页
    2.5 乘员约束系统建模第22-30页
        2.5.1 中国人体尺寸特征假人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2-23页
        2.5.2 乘员约束系统建模第23-28页
        2.5.3 基于假人模型的约束系统参数优化第28-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正面碰撞仿真对比分析第31-48页
    3.1 100%正面碰撞第31-36页
        3.1.1 假人运动学响应对比第31-32页
        3.1.2 假人损伤响应对比第32-36页
    3.2 40%偏置碰撞第36-40页
        3.2.1 假人运动学响应对比第36-37页
        3.2.2 假人损伤响应对比第37-40页
    3.3 25%小重叠率碰撞第40-45页
        3.3.1 假人运动学响应对比第40-41页
        3.3.2 假人损伤响应对比第41-45页
    3.4 碰撞工况对比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乘员约束系统参数分析第48-54页
    4.1 安全气囊起爆时间第48-50页
    4.2 安全气囊质量流率第50-51页
    4.3 安全气囊排气孔直径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假人有限元模型的标定仿真对比分析第54-63页
    5.1 头部标定第54-56页
    5.2 颈部标定第56-59页
    5.3 胸部标定第59-61页
    5.4 膝部标定第61-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代理模型的白车身轻量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新型轻质曲面点阵夹层结构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