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的研究生复试考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背景描述 | 第13页 |
·系统的开发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系统开发及管理方法选择 | 第17-25页 |
·系统开发管理方法简述 | 第17-18页 |
·考评系统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第18-20页 |
·瀑布模型 | 第18-19页 |
·渐增式模型 | 第19页 |
·螺旋模型 | 第19-20页 |
·本系统采用的模型 | 第20页 |
·考评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构化方法 | 第20-21页 |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 第21页 |
·CASE工具 | 第21-22页 |
·考评系统开发的管理方法 | 第22-24页 |
·概述 | 第22-23页 |
·CMM倡导的软件过程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考评系统的需求及功能分析 | 第25-35页 |
·什么是软件系统的需求 | 第25页 |
·需求分析简介 | 第25页 |
·考评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 | 第25-28页 |
·系统需求调研与功能划分 | 第26-28页 |
·系统功能简单描述 | 第28页 |
·需求分析的实践准则 | 第28-29页 |
·考评系统需求分析的具体实践 | 第29-31页 |
·获取阶段的注意事项 | 第29页 |
·需求建模 | 第29-30页 |
·完善需求建模成果 | 第30页 |
·验证系统需求 | 第30-31页 |
·需求管理 | 第31页 |
·结构化分析 | 第31-34页 |
·画数据流图 | 第32-33页 |
·建立考评系统数据字典 | 第33-34页 |
·生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考评系统的概要设计 | 第35-43页 |
·系统设计简述 | 第35页 |
·系统概要设计简述 | 第35-37页 |
·概要设计的主要过程 | 第35页 |
·确定数据流图的种类 | 第35-36页 |
·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结构图 | 第36-37页 |
·系统环境的选择 | 第37-38页 |
·操作系统 | 第37-38页 |
·开发工具 | 第38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38-41页 |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概念数据库设计 | 第39页 |
·逻辑数据库的设计 | 第39-40页 |
·数据库实现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系统模块算法及其数据结构设计 | 第43-48页 |
·详细设计简介 | 第43页 |
·各模块的算法及块内数据结构设计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系统的模糊数学建模 | 第48-61页 |
·模糊方法概要 | 第48-54页 |
·聚类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隶属度函数 | 第49-51页 |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第51页 |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 第51-54页 |
·基于模糊理论的择优方法和录取分配的数学建模 | 第54-60页 |
·初试成绩模糊化处理 | 第54-55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55-56页 |
·录取方案的数学建模 | 第56-58页 |
·分配方案的数学建模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模型实证 | 第61-67页 |
·问题描述 | 第61页 |
·数据的量化与取值 | 第61-64页 |
·数据的量化 | 第61页 |
·各项基础数据取值 | 第61-64页 |
·模型测算结果 | 第64-66页 |
·关于数据论证结果的思考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