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7页 |
一、应用SS-OCT数据生成脉络膜厚度地形图 | 第17-39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7-23页 |
1.1.1 对象 | 第17-19页 |
1.1.2 技术 | 第19-20页 |
1.1.3 图像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1.1.3.1 检测RPD的SS-OCT平面图 | 第20页 |
1.1.3.2 脉络膜厚度地形图 | 第20-22页 |
1.1.3.3 脉络膜厚度的测量 | 第22-23页 |
1.1.4 统计学方法 | 第23页 |
1.2 结果 | 第23-27页 |
1.2.1 人工分层生成SS-OCT脉络膜厚度地形图 | 第23-24页 |
1.2.2 自动分层生成SS-OCT脉络膜厚度地形图 | 第24-25页 |
1.2.3 人工与自动SS-OCT脉络膜厚度地形图的比较 | 第25-26页 |
1.2.4 拟ETDRS象限化脉络膜厚度的测量 | 第26-27页 |
1.3 讨论 | 第27-38页 |
1.3.1 结合SS-OCT平面及多媒体影像检测RPD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1.3.2 使用SS-OCT测量脉络膜厚度的优势 | 第30-32页 |
1.3.3 拟ETDRS象限化测量脉络膜厚度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1.3.4 脉络膜厚度地形图的个体差异 | 第33-36页 |
1.3.5 RPD对脉络膜厚度地形图的影响 | 第36-38页 |
1.4 小结 | 第38-39页 |
二、应用SS-OCT平面图测量脉络膜大血管密度 | 第39-62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9-43页 |
2.1.1 对象 | 第39页 |
2.1.2 技术 | 第39-40页 |
2.1.3 图像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2.1.3.1 SS-OCT脉络膜平面图 | 第40-42页 |
2.1.3.2 拟ETDRS象限化脉络膜大血管密度的测量 | 第42页 |
2.1.4 统计学方法 | 第42-43页 |
2.2 结果 | 第43-48页 |
2.2.1 SS-OCT脉络膜平面图的选择 | 第43-44页 |
2.2.2 拟ETDRS象限化脉络膜大血管密度的测量 | 第44-45页 |
2.2.3 脉络膜厚度与脉络膜大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 第45-48页 |
2.2.3.1 各个分区内脉络膜厚度与脉络膜大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 第47页 |
2.2.3.2 中心分区内脉络膜厚度与脉络膜大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2.3 讨论 | 第48-61页 |
2.3.1 SS-OCT脉络膜平面图的可行性 | 第48-52页 |
2.3.2 RPD对脉络膜大血管的影响 | 第52-57页 |
2.3.3 脉络膜厚度与脉络膜大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 第57-61页 |
2.4 小结 | 第61-62页 |
全文结论 | 第62-6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8页 |
综述 AMD中脉络膜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 第88-10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个人简历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