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智能制造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3.1 劳动关系理论第11-12页
        1.3.2 关于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第12-13页
        1.3.3 关于构建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分析第13-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5-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框架第15-17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7-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页
        1.5.2 创新点第17-18页
2 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智能制造”概念及其特征第18-19页
        2.1.1 “智能制造”的概念第18页
        2.1.2 “智能制造”的特征第18-19页
    2.2 劳动关系的概念第19-20页
    2.3 劳动关系预警的概念第20页
    2.4 桑德沃理论模型第20-22页
    2.5 公平理论第22-23页
    2.6 心理契约理论第23-24页
3 智能制造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38页
    3.1 预警指标的初设第24-30页
        3.1.1 一般性警情指标第24-29页
        3.1.2 紧急性警情指标第29-30页
    3.2 预警指标的筛选第30-33页
        3.2.1 指标筛选原则第30-31页
        3.2.2 预警指标的筛选第31-33页
    3.3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36页
        3.3.1 紧急性警情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页
        3.3.2 一般性警情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36页
    3.4 预警评分标准的建立第36-37页
    3.5 明确预警界限及警报级别第37-38页
4 智能制造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第38-53页
    4.1 问卷调查概况第38-41页
        4.1.1 企业行业分布第38-39页
        4.1.2 企业性质分布第39页
        4.1.3 发展阶段分布第39-40页
        4.1.4 被调查劳动者基本情况第40-41页
    4.2 预警指标值标准化第41-42页
    4.3 应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判第42-47页
        4.3.1 建立因素集第42-43页
        4.3.2 计算单因素评分第43-44页
        4.3.3 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第44-45页
        4.3.4 权重矩阵第45-46页
        4.3.5 模糊矩阵线性变换第46页
        4.3.6 分析评价结果第46-47页
    4.4 智能制造企业劳动关系总体评价结果分析第47-53页
5 改善智能制造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第53-59页
    5.1 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第53-54页
    5.2 强化员工诉求管理第54-56页
    5.3 加强员工智能制造知识和技能培训第56-57页
    5.4 构建智能制造企业劳动关系预警评价系统和劳资冲突处理机制第57-59页
6 结论第59-62页
    6.1 研究结论第59-60页
    6.2 研究的局限性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第67-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商城中南仓储部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下一篇:企业消费者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理性行为(TRA)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