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科学伦理精神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第一章 开放科学运动的兴起 | 第13-24页 |
第一节 什么是开放科学 | 第13-17页 |
一、开放科学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开放科学的产生原因 | 第14-16页 |
三、开放科学的历史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开放科学的现状 | 第17-24页 |
一、开放科学的相关政策 | 第17-19页 |
二、开放科学的相关协议 | 第19-20页 |
三、科研过程的开放共享 | 第20-21页 |
四、科研成果的开放共享 | 第21-22页 |
五、科研评价的开放共享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科学伦理精神:从理想到现实 | 第24-33页 |
第一节 传统的科学伦理精神——共享伦理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传统科学伦理精神的式微 | 第26-30页 |
一、传统科学伦理精神受到的反驳 | 第26-27页 |
二、科学伦理精神的式微 | 第27-30页 |
第三节 科学伦理精神的复兴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科学伦理精神的发展——开放与共享伦理 | 第33-37页 |
第一节 共有主义的局限与发展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新时代的科学伦理精神 | 第34-37页 |
第四章 科研模式的革新——从教堂模式到市集模式 | 第37-42页 |
第一节 科研教堂模式与科研市集模式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未来科研模式的可能性 | 第38-42页 |
一、市集模式所面临的困境 | 第38-39页 |
二、未来科研模式的可能性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