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分子标记辅助水稻光温敏花培不育系的鉴定与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第13-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8页
    1 杂交水稻生产中应用的雄性不育类型第18-23页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第18-21页
            1.1.1 野败型CMS第18-19页
            1.1.2 红莲型CMS第19页
            1.1.3 包台型CMS第19页
            1.1.4 Lead型CMS第19-20页
            1.1.5 CW-CMS第20-21页
        1.2 环境诱导型核基因雄性不育第21-23页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类型与育性转换第23-26页
        2.1 水稻光敏核不育与育性转换第23-24页
        2.2 水稻温敏核不育与育性转换第24页
        2.3 光温敏核不育与育性转换第24-25页
        2.4 影响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因素第25-26页
    3 光温敏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第26-31页
        3.1 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的克隆第26-28页
        3.2 温敏基因的克隆第28-30页
        3.3 其他光温敏不育基因第30-31页
    4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光温敏不育分子标记第31-35页
        4.1 分子标记种类第31-32页
        4.2 HRM分型技术第32-33页
        4.3 不同复制子竞争性扩增第33-34页
        4.4 光温敏不育基因检测的分子标记第34-35页
    5 水稻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第35-37页
        5.1 花药培养的原理与育种应用第35-36页
        5.2 水稻花药培养与育种应用第36-37页
    6 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第37-38页
第二章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花培选育与分子鉴定第38-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7页
        1.1 杂交材料第38-39页
        1.2 花药培养第39-45页
            1.2.1 稻苞的选取第39页
            1.2.2 预处理第39页
            1.2.3 母液和培养基的配制第39-40页
            1.2.4 愈伤组织诱导第40-42页
            1.2.5 愈伤的分化第42-43页
            1.2.6 生根培养第43-44页
            1.2.7 大苗的移栽第44-45页
        1.3 DH_2材料种植第45页
        1.4 水稻叶片DNA快速法提取第45-46页
        1.5 CADMA-HRM分析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1页
        2.1 花培苗获得第47-48页
        2.2 快提DNA的质量第48页
        2.3 光敏和温敏不育基因分型第48-49页
        2.4 花培苗光温敏基因分型第49-50页
        2.5 DH_2植株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分型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2页
第三章 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观察第52-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1.1 供试材料第52-53页
        1.2 花粉育性观察第53页
        1.3 试验点气温分布第53页
        1.4 试验点日照情况第53-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2.1 携带光敏不育基因DH系的育性及其转换第54-56页
        2.2 携带温敏不育基因DH系的育性及其转换第56-57页
        2.3 携带光温敏不育基因DH系的育性及其转换第57-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第四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6页
附录 花药组织培养培养基配制的配方第76-81页
作者简介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对水稻籽粒淀粉粒径分布以及蔗糖降解、贮藏蛋白积累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新型优化平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