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 生涯 | 第12-13页 |
(二) 生涯教育 | 第13页 |
(三) 生涯教育管理 | 第13-14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 生涯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二) 教育管理理论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一) 生涯教育的起源 | 第18页 |
(二) 生涯教育的内涵研究 | 第18页 |
(三) 生涯教育的任务研究 | 第18-19页 |
(四) 生涯教育课程研究 | 第19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一) 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 | 第19页 |
(二) 生涯教育的实施 | 第19-20页 |
(三) 生涯教育管理的研究 | 第20页 |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个案学校高中生涯教育管理现状调查 | 第21-36页 |
一、问卷的实施和过程 | 第21-22页 |
(一) 问卷的目的 | 第21页 |
(二) 问卷的编制 | 第21页 |
(三) 问卷的内容 | 第21页 |
(四) 问卷的效度 | 第21页 |
(五) 问卷的信度 | 第21页 |
(六) 问卷的发放与收回 | 第21-22页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 第22-34页 |
(一) 高中生生涯认知分析 | 第22-27页 |
(二) 高中生涯教育制度管理分析 | 第27-30页 |
(三) 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管理分析 | 第30-33页 |
(四) 高中生涯教育资源保障管理分析 | 第33-34页 |
三、问卷调查小结 | 第34-36页 |
(一) 生涯教育中学生生涯认知的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二) 生涯教育管理中学校制度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35页 |
(三) 生涯教育管理中课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35页 |
(四) 生涯教育管理中资源保障管理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个案学校生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6-43页 |
一、个案学校生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 高二、高三年级生涯教育管理效果较差 | 第36页 |
(二) 生涯教育管理中制度管理落实方面欠缺 | 第36-37页 |
(三) 课程安排各年级不平衡、缺少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检查、无法保证课程开展 | 第37-38页 |
(四) 缺乏生涯教育课程形式的监督管理 | 第38-39页 |
(五) 学校在生涯教育中资源保障不足 | 第39页 |
二、个案学校生涯教育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43页 |
(一) 该校固有的教育管理模式造成高中生涯教育缺乏连贯性,生涯认知发展不合理 | 第39-40页 |
(二) 应试教育传统办学思想,以成绩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标 | 第40-41页 |
(三) 学校是固有教育管理模式中的“决策者”,忽视了人本管理中学生的重要性 | 第41页 |
(四) 欠缺专业师资建设管理 | 第41-42页 |
(五) 课程计划调整不科学——先进理念与教学任务的矛盾 | 第42页 |
(六) 学校欠缺对社会资源的管理 | 第42-43页 |
第五章 高中生涯教育管理中的建议 | 第43-49页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生涯教育中的“断层”现象 | 第43页 |
二、真正由内而外的重视生涯教育管理,拒绝“盲目跟风” | 第43-44页 |
三、发挥部门管理特点,加强部门的协同合作 | 第44页 |
四、注重“人”在生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 | 第44-45页 |
五、加强生涯教育教科研管理,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 第45页 |
六、加强生涯教育课程管理,促进教师备课交流,将生涯教育纳入教学评价制度 | 第45-46页 |
(一) 明确生涯教育内容,丰富生涯教育形式 | 第45-46页 |
(二) 组织备课,加强教师教学交流 | 第46页 |
(三) 将生涯教育纳入教学评价制度 | 第46页 |
七、强化资源保障管理,加强学校公共关系建设 | 第46-49页 |
(一) 校内资源保障方面 | 第46-47页 |
(二) 校外资源保障方面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附录一 | 第51-54页 |
附录二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