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4-27页 |
1.1 干旱及其相关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 干旱度定量指标及其应用 | 第16-18页 |
1.3 植被密度-生物量关系随干旱梯度变化的研究 | 第18-20页 |
1.4 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随干旱相关因子变化的研究 | 第20-23页 |
1.5 叶片与根部化学计量比随干旱变化的模式研究 | 第23-26页 |
1.6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基本科学假说:植物适应干旱梯度变化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磷计量变化驱动机制假设 | 第26-27页 |
2 植物密度-生物量关系与群落水分利用效率沿干旱梯度的研究 | 第27-37页 |
2.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27-2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2.2.1 野外考察 | 第29-30页 |
2.2.2 叶片采集及稳定碳同位素测定 | 第30-31页 |
2.2.3 统计分析 | 第31页 |
2.3 结果 | 第31-33页 |
2.4 讨论 | 第33-37页 |
3 植物功能群间稳定碳同位素及其沿干旱相关因子梯度变化的整合分析 | 第37-58页 |
3.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37-3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8-43页 |
3.2.1 数据收集 | 第39-40页 |
3.2.2 数据分析 | 第40-43页 |
3.3 结果 | 第43-49页 |
3.3.1 乔木,灌木,草本 | 第43页 |
3.3.2 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 | 第43-46页 |
3.3.3 落叶灌木与常绿灌木 | 第46-47页 |
3.3.4 一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 | 第47页 |
3.3.5 禾本科、非禾本科和莎草科 | 第47-49页 |
3.4 讨论 | 第49-58页 |
3.4.1 δ~(13)C在植物功能群间的变化 | 第49-52页 |
3.4.2 环境因子对δ~(13)C的影响 | 第52-57页 |
3.4.3 植物功能群与环境梯度的互作 | 第57-58页 |
4 植物叶片与根部氮磷化学计量响应干旱变化的研究 | 第58-68页 |
4.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58-59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59-62页 |
4.2.1 采样与元素测定 | 第59-62页 |
4.2.2 数据分析 | 第62页 |
4.3 结果 | 第62-63页 |
4.3.1 N,P及N:P的模式 | 第62-63页 |
4.3.2 化学计量与干旱梯度的关系 | 第63页 |
4.4 讨论 | 第63-68页 |
4.4.1 N,P及N:P的模式 | 第64-65页 |
4.4.2 化学计量与干旱梯度的关系 | 第65-68页 |
5 总结及展望 | 第68-72页 |
5.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6页 |
附录一 第三章节数据的文献来源 | 第86-93页 |
附录二 第三章节原始数据 | 第93-138页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