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最短路径突发查询的缓存策略及其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面临的挑战 | 第12页 |
1.3 本文的贡献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工作 | 第15-25页 |
2.1 网络查询的缓存方法 | 第15-18页 |
2.1.1 动态缓存方法 | 第16-17页 |
2.1.2 静态缓存方法 | 第17页 |
2.1.3 混合缓存方法 | 第17-18页 |
2.2 最短路径查询问题 | 第18-21页 |
2.2.1 最短路径查询算法 | 第18-20页 |
2.2.2 图的索引结构 | 第20-21页 |
2.3 信息检索索引介绍 | 第21-22页 |
2.4 数据流概述 | 第22-24页 |
2.4.1 数据流定义 | 第23页 |
2.4.2 数据流模型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背景知识及问题定义 | 第25-33页 |
3.1 基本概念 | 第25-30页 |
3.1.1 路网模型和最短路径查询基本概念 | 第25-28页 |
3.1.2 突发查询 | 第28-29页 |
3.1.3 本文查询模型 | 第29页 |
3.1.4 缓存相关基本概念 | 第29-30页 |
3.2 基于缓存的最短路径查询系统的处理过程 | 第30-32页 |
3.3 问题定义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突发查询的最短路径缓存收益模型 | 第33-43页 |
4.1 查询的统计分析 | 第33-35页 |
4.2 基于突发查询的缓存收益模型 | 第35-37页 |
4.3 缓存初始化 | 第37-39页 |
4.3.1 初始化算法思想 | 第37页 |
4.3.2 初始化算法 | 第37-39页 |
4.4 缓存的更新策略 | 第39-41页 |
4.4.1 更新算法的思想 | 第39-40页 |
4.4.2 更新算法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收益模型的改进及算法优化策略 | 第43-55页 |
5.1 优化后的收益模型 | 第43-47页 |
5.1.1 增量收益模型 | 第43-45页 |
5.1.2 算法实现与分析 | 第45-47页 |
5.2 算法优化策略 | 第47-49页 |
5.3 缓存存储结构及其优化策略 | 第49-53页 |
5.3.1 倒排索引 | 第49-50页 |
5.3.2 倒排索引构建、更新及查询算法 | 第50-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5-63页 |
6.1 实验设置 | 第55-56页 |
6.2 基于突发查询的不同模型的命中率比较 | 第56-57页 |
6.3 不同模型因子大小的实验分析 | 第57页 |
6.4 不同滑动窗口大小的实验分析 | 第57-59页 |
6.5 不同滑动步长的实验与分析 | 第59-60页 |
6.6 不同缓存大小的实验与分析 | 第60-61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硕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