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1.1.1 工学矛盾成为我国教育硕士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11-12页 |
1.1.2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较为成熟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3.1 在线教育 | 第14页 |
1.3.2 教育硕士 | 第14-15页 |
1.3.3 模式 | 第15页 |
1.3.4 培养模式 | 第15-16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1.6.1 研究难点 | 第22页 |
1.6.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发展历程 | 第23-31页 |
2.1 在线教育硕士项目在美国兴起的背景 | 第23-26页 |
2.1.1 美国教育硕士长远发展的需要 | 第23页 |
2.1.2 教育从业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3-24页 |
2.1.3 在线教育的繁荣发展 | 第24-25页 |
2.1.4 美国高校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 | 第25页 |
2.1.5 终身学习观念在美国社会的普及 | 第25-26页 |
2.2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项目发展历程 | 第26-28页 |
2.2.1 开端(1995年) | 第26页 |
2.2.2 发展时期(2000-2011年) | 第26-27页 |
2.2.3 成熟时期(2012年以来) | 第27-28页 |
2.3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项目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2.3.1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培养机构 | 第28-29页 |
2.3.2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项目专业设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分析 | 第31-53页 |
3.1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 第31-32页 |
3.2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招生要求 | 第32-37页 |
3.2.1 招生对象 | 第32页 |
3.2.2 招录程序 | 第32-37页 |
3.3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 | 第37-44页 |
3.3.1 在线教育硕士课程目标 | 第37-38页 |
3.3.2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及内容 | 第38-43页 |
3.3.3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课程设计开发与维护 | 第43-44页 |
3.4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教学过程 | 第44-50页 |
3.5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的学位获得及质量保证 | 第50-53页 |
第四章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 第53-61页 |
4.1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 | 第53-57页 |
4.1.1 在培养目标上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53页 |
4.1.2 在招生方面强调自由灵活与能力优先 | 第53-54页 |
4.1.3 课程设置结构合理 | 第54-55页 |
4.1.4 教学过程强调师生交流与经验分享 | 第55-56页 |
4.1.5 教学质量要求宽严相济 | 第56-57页 |
4.2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7-61页 |
4.2.1 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 第58-59页 |
4.2.2 招生录取注重灵活性 | 第59页 |
4.2.3 培养内容增强自主性及实践性 | 第59-60页 |
4.2.4 培养过程注重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