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基因组转录与蛋白表达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杆状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1.1.1 杆状病毒的分类第10-11页
        1.1.2 杆状病毒的生活史第11-13页
        1.1.3 杆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第13-14页
        1.1.4 杆状病毒的应用第14-15页
    1.2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第15-22页
        1.2.1 菜粉蝶(菜青虫)第15-16页
        1.2.2 PrGV对菜青虫的影响第16-17页
        1.2.3 PrGV的显微结构第17页
        1.2.4 颗粒体病毒基因功能研究第17-19页
        1.2.5 本研究意义第19-22页
第二章 颗粒体病毒(GV)基因组比较分析第22-34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2.2.1 颗粒体病毒基因组比较第22页
        2.2.2 颗粒体病毒系统发育树分析第22页
        2.2.3 BLAST score ratio(BSR)分析第22-2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3-28页
        2.3.1 PrGV基因组简析第23-24页
        2.3.2 不同颗粒体病毒基因组比较第24-25页
        2.3.3 PrGV与其它GV基因组共线性比较和进化分析第25-28页
    2.4 讨论第28-34页
第三章 PrGV感染菜粉蝶后16个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34-52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3.2.1 试验材料第34-36页
        3.2.2 试验方法第36-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49页
        3.3.1 PrGV16个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9-44页
        3.3.2 PrGV感染菜青虫后各基因在肠道表达动态第44-46页
        3.3.3 PrGV感染菜青虫后各基因在全虫表达动态第46-49页
    3.4 讨论第49-52页
        3.4.1 序列分析第49页
        3.4.2 表达动态第49-51页
        3.4.3 多角体膜蛋白第51-52页
第四章 菜青虫感染PrGV转录组分析第52-74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4.2.1 试验材料第52页
        4.2.2 试验方法第52-5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5-68页
        4.3.1 Illunima测序第55-57页
        4.3.2 Unigene注释第57-62页
        4.3.3 Unigene蛋白预测第62页
        4.3.4 差异基因筛选第62-63页
        4.3.5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第63-65页
        4.3.6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65-67页
        4.3.7 定量PCR验证第67-68页
    4.4 讨论第68-74页
        4.4.1 表皮蛋白第69-70页
        4.4.2 核糖体蛋白第70页
        4.4.3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第70-71页
        4.4.4 蛋白酶体第71-72页
        4.4.5 氧化还原反应第72页
        4.4.6 细胞凋亡第72-74页
第五章 PrGV-ODV质谱鉴定第74-83页
    5.1 引言第74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4-77页
        5.2.1 试验材料第74-75页
        5.2.2 试验方法第75-77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7页
        5.3.1 PrGV蛋白鉴定第77页
        5.3.2 宿主蛋白鉴定第77页
    5.4 讨论第77-83页
第六章 PrGV的结构蛋白抗体制备及免疫定位分析第83-103页
    6.1 引言第83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83-92页
        6.2.1 试验材料第83-84页
        6.2.2 试验方法第84-92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92-101页
        6.3.1 五个PrGV蛋白的原核表达第92-93页
        6.3.2 PrGV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第93-97页
        6.3.3 PrGV蛋白的胶体金标记分析第97-101页
    6.4 讨论第101-103页
第七章 创新点与展望第103-105页
    7.1 本研究创新点第103页
    7.2 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3页
致谢第113-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褐飞虱去饱和酶Nldesat10及唾液分泌蛋白NlSEF1的生物学功能剖析
下一篇:油菜与核盘菌互作的组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