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32页 |
1.1.1 塑料成型液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4-16页 |
1.1.2 热塑性塑料成型液压机技术性能 | 第16-19页 |
1.1.3 热塑性塑料成型液压机结构 | 第19-20页 |
1.1.4 金属成型液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20-21页 |
1.1.5 滑块调平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21-23页 |
1.1.6 滑块调平系统液压缸布置与原理 | 第23-28页 |
1.1.7 滑块导向方式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28-32页 |
1.2 研究概述 | 第32-37页 |
1.2.1 电液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32-36页 |
1.2.2 多缸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36-37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1.3.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37-38页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基于EDO的滑块导向调平控制研究 | 第40-64页 |
2.1 导向调平电液控制系统 | 第40-41页 |
2.2 导向调平电液系统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2.3 扩张干扰观测器设计 | 第43-46页 |
2.4 非线性级联控制器设计 | 第46-49页 |
2.4.1 位移控制环设计 | 第46-47页 |
2.4.2 压力控制环设计 | 第47-49页 |
2.5 交叉耦合控制器设计 | 第49-50页 |
2.6 仿真研究 | 第50-61页 |
2.6.1 位移轨迹跟踪仿真分析 | 第51-6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三章 基于CF-CAC的滑块导向调压控制研究 | 第64-78页 |
3.1 导向调压电液控制系统 | 第64-65页 |
3.2 导向调压电液系统数学模型 | 第65-66页 |
3.3 压力控制器设计 | 第66-71页 |
3.3.1 步骤1 | 第66-69页 |
3.3.2 步骤2 | 第69-71页 |
3.4 仿真研究 | 第71-77页 |
3.4.1 压力轨迹跟踪仿真分析 | 第72-7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四章 基于ARC的塑料成型液压机主缸加载控制研究 | 第78-100页 |
4.1 主缸加载电液控制系统 | 第78-79页 |
4.2 主缸加载电液系统数学模型 | 第79-82页 |
4.3 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82-89页 |
4.3.1 步骤1 | 第82-85页 |
4.3.2 步骤2 | 第85-89页 |
4.4 仿真研究 | 第89-94页 |
4.4.1 仿真设置 | 第89-92页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2-94页 |
4.5 实验研究 | 第94-98页 |
4.5.1 实验设置 | 第94-95页 |
4.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5-9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基于FDC-ARC的滑块微行程调平控制研究 | 第100-116页 |
5.1 微行程调平电液控制系统 | 第100-101页 |
5.2 微行程调平电液系统数学模型 | 第101-103页 |
5.3 快速动态补偿型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103-109页 |
5.3.1 步骤1 | 第103-106页 |
5.3.2 步骤2 | 第106-109页 |
5.4 实验研究 | 第109-115页 |
5.4.1 实验设置 | 第109-111页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1-11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滑块推顶调平电液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 第116-128页 |
6.1 推顶调平电液控制系统 | 第116-117页 |
6.2 ADAMS机械整体建模 | 第117-118页 |
6.3 推顶调平电液系统数学模型 | 第118-121页 |
6.4 Matlab/Simulink建模 | 第121-122页 |
6.5 ADAMS-Simulink联合建模 | 第122-12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128-129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29-130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