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9-10页 |
1.2.1 荧光的发现 | 第9-10页 |
1.2.2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组成 | 第10页 |
1.2.3 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 第10页 |
1.3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0-14页 |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ElectronTransfer,PET)机理 | 第11-12页 |
1.3.2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AIE)机理 | 第12-13页 |
1.3.3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ChargeTransfer,ICT)机理 | 第13-14页 |
1.4 咪唑类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4-18页 |
1.4.1 含有单咪唑鎓类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4-15页 |
1.4.2 含有双咪唑鎓类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5-17页 |
1.4.3 含有多咪唑鎓类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7-18页 |
1.5 三唑类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8-21页 |
1.5.1 含有三唑鎓类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9-20页 |
1.5.2 含有中性三唑类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20-21页 |
1.6 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21-22页 |
第2章 单三唑芘磺酰胺受体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 | 第22-31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 | 第22-25页 |
2.2.1 药品及仪器 | 第22-23页 |
2.2.2 络合常数及检测限的计算 | 第23页 |
2.2.3 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试 | 第23页 |
2.2.4 晶体测试条件 | 第23-24页 |
2.2.5 DFT计算 | 第24页 |
2.2.6 F-在固体紫外状态下的测试 | 第24页 |
2.2.7 合成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2.3.1 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25-26页 |
2.3.2 化合物Py1在CH_3 CN-H_2O的紫外光谱表征 | 第26页 |
2.3.3 化合物Py1在CH_3 CN-H_2O的荧光光谱表征 | 第26-27页 |
2.3.4 识别机理研究 | 第27-29页 |
2.3.5 化合物Py1的应用 | 第29-30页 |
2.4 结论 | 第30-31页 |
第3章 双咪唑鎓芘磺酰胺受体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 | 第32-33页 |
3.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32页 |
3.2.2 络合常数及检测限的计算 | 第32页 |
3.2.3 Py2,Py3的合成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3.3.1 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3.3.2 化合物Py3离子识别性质研究 | 第34页 |
3.3.3 化合物Py2离子识别性质研究 | 第34-38页 |
3.3.4 生物应用方面 | 第38-39页 |
3.4 结论 | 第39-40页 |
第4章 单咪唑芘磺酰胺受体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 | 第40-47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 | 第40-42页 |
4.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40-41页 |
4.2.2 络合常数及检测限的计算 | 第41页 |
4.2.3 合成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4.3.1 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42页 |
4.3.2 化合物Py5离子识别性质研究 | 第42-43页 |
4.3.3 化合物Py4离子识别性质研究 | 第43-46页 |
4.4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 第5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