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分子自组装 | 第7-8页 |
1.2 聚合链 | 第8页 |
1.3 金属与有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第8-10页 |
1.3.1 金属有机配位键 | 第9页 |
1.3.2 金属有机化学键 | 第9-10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单晶表面制备 | 第11-16页 |
2.1 扫描隧道显微镜 | 第11-14页 |
2.1.1 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12-14页 |
2.2 有机分子束沉积技术 | 第14页 |
2.3 晶体表面的制备 | 第14-16页 |
第3章 金属有机配位键对Ag(110)表面超分子结构的调控 | 第16-22页 |
3.1 3 ,5-二苯基苯甲酸(Y_c)与2,2':6',2''-三联吡啶-4'-甲酸(Y_N)分子 | 第16-17页 |
3.2 偶极相互作用和π–π堆积驱动的Y_C分子组装结构 | 第17-19页 |
3.3 金属有机配位键调控的Y_N分子组装结构 | 第19-21页 |
3.4 小结 | 第21-22页 |
第4章 金属有机化学键对分子聚合链合成及形貌的调控 | 第22-29页 |
4.1 2 ,7-二溴苯并菲分子(DBTP)在Ag(110)表面的自组装结构 | 第22-23页 |
4.2 DBTP分子在Au(111)表面合成的分子聚合链 | 第23-25页 |
4.2.1 退火温度50℃时DBTP分子聚合链 | 第23-24页 |
4.2.2 温度对DBTP聚合链的调控 | 第24-25页 |
4.3 金属有机化学键对DBTP分子在Au(110)表面聚合链形貌的影响 | 第25-28页 |
4.3.1 金属有机化学键对单条DBTP分子聚合链形貌的影响 | 第25-27页 |
4.3.2 DBTP分子在Au(110)表面形成的密排聚合链 | 第27-28页 |
4.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