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论文

超疏水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超疏水理论基础第12-19页
        1.2.1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现象第12-14页
        1.2.2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第14页
        1.2.3 静态接触角第14-15页
        1.2.4 接触角滞后与滚动角第15-17页
        1.2.5 Wenzel模型第17-18页
        1.2.6 Cassie-Baxter模型第18-19页
    1.3 聚氨酯的疏水改性研究第19-23页
        1.3.1 有机氟改性聚氨酯的研究第19-22页
        1.3.2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研究第22-23页
    1.4 超疏水表面的构造方法第23-28页
        1.4.1 模板法第24页
        1.4.2 静电纺丝法第24-25页
        1.4.3 相分离法第25-27页
        1.4.4 溶胶凝胶法第27-28页
        1.4.5 刻蚀法第28页
        1.4.6 自组装技术第28页
    1.5 超疏水涂层的应用第28-29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9-31页
        1.6.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第29-30页
        1.6.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0-31页
第二章 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超疏水表面的构筑与性能研究第31-52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9页
        2.2.1 实验药品第31-32页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32-33页
        2.2.3 实验原理第33-34页
        2.2.4 实验方法第34-36页
        2.2.5 测试与表征第36-3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9-51页
        2.3.1 红外分析第39-41页
        2.3.2 GPC分析第41页
        2.3.3 FSiPU预聚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1-42页
        2.3.4 多元醇种类对PU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42-43页
        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第43-44页
        2.3.6 表面化学成分及含量测试第44-45页
        2.3.7 PDSF含量对聚氨酯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的影响第45-46页
        2.3.8 FSiPU/PMMA涂层的表面形貌分析第46-48页
        2.3.9 FSiPU/PMMA配比对涂层润湿性的影响第48-49页
        2.3.10 温度对FSiPU/PMMA涂层的润湿性的影响第49-50页
        2.3.11 FSiPU/PMMA涂层的自清洁性能第50-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PU/PVP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52-72页
    3.1 前言第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5页
        3.2.1 实验原料或试剂第52-53页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3页
        3.2.3 实验方法第53-54页
        3.2.4 测试与表征第54-5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5-71页
        3.3.1 涂层的表面润湿性第55-56页
        3.3.2 涂层的表面形貌分析第56-58页
        3.3.3 红外谱图及EDS谱图分析第58-59页
        3.3.4 PVP的分子量和添加量对涂层疏水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9-63页
        3.3.5 凝固浴温度对涂层疏水性的影响第63-64页
        3.3.6 溶剂对涂层疏水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4-66页
        3.3.7 硅烷溶液浓度对涂层疏水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6-67页
        3.3.8 硅烷溶液处理时间对涂层疏水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7-68页
        3.3.9 超疏水聚氨酯涂层的耐酸碱性第68-69页
        3.3.10 超疏水聚氨酯涂层的耐磨性第69-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合硅酸钙镁的水热合成及制备保温隔热材料
下一篇:高效全光色磷光/热活化延迟荧光OLEDs及其器件结构与工艺简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