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高效全光色磷光/热活化延迟荧光OLEDs及其器件结构与工艺简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工作机理第14-18页
        1.3.1 载流子注入第14-15页
        1.3.2 载流子传输第15-16页
        1.3.3 激子的产生第16-17页
        1.3.4 激子的辐射跃迁第17-18页
    1.4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类型第18-26页
        1.4.1 传统荧光发光机理以及发光材料第19-21页
        1.4.2 磷光发光机理以及发光材料第21-22页
        1.4.3 热活化延迟荧光发光机理以及发光材料第22-25页
        1.4.4 其他类型发光机理第25-26页
    1.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表征第26-29页
        1.5.1 启亮电压和工作电压第26-27页
        1.5.2 亮度第27页
        1.5.3 发光效率第27-28页
        1.5.4 CIE色度坐标第28-29页
        1.5.5 白光器件的色温与显色指数第29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创新点第29-31页
        1.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9-30页
        1.6.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0-31页
第二章 基于通用型主体材料的全光色高效PhOLED与TADFOLED器件的研究第31-50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实验方法与实验仪器简介第32页
        2.2.2 材料合成方法第32-33页
        2.2.3 器件制备方法与表征手段第33-34页
        2.2.4 计算部分第34-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9页
        2.3.1 主体材料分子设计合成与表征第35-38页
        2.3.2 理论计算第38-39页
        2.3.3 OLED器件性能表现第39-46页
        2.3.4 器件高性能的原理分析第46-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高效单发光层白光OLED器件的研究第50-57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器件制备方法与表征手段第51页
        3.2.1 器件的制备第51页
        3.2.2 器件的表征第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6页
        3.3.1 全磷光白光OLED器件第51-53页
        3.3.2 磷光/荧光杂化白光OLED器件第53-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基于超薄“非掺杂”发光层的全光色高效热活化延迟荧光OLED器件的研究第57-83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器件制备方法与表征手段第58-59页
        4.2.1 器件的制备第58页
        4.2.2 器件的表征第58-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82页
        4.3.1 高效绿光超薄“非掺杂”TADFOLED器件第59-73页
        4.3.2 高效蓝光超薄“非掺杂”TADFOLED器件第73-78页
        4.3.3 高效黄光超薄“非掺杂”TADFOLED器件第78-79页
        4.3.4 高效橙光超薄“非掺杂”TADFOLED器件第79-81页
        4.3.5 高效红光超薄“非掺杂”TADFOLED器件第81-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99页
致谢第99-100页
附件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疏水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具有大扭转的D-A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