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约谈的法律规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6-11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8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 2 行政约谈的定义、要件及性质 | 第11-19页 |
| 2.1 行政约谈的定义 | 第11-14页 |
| 2.2 行政约谈的构成要件 | 第14-16页 |
| 2.3 行政约谈的性质 | 第16-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3 我国行政约谈的立法现状及实施现状 | 第19-23页 |
| 3.1 我国行政约谈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 3.2 我国行政约谈的实施现状 | 第20-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4 我国行政约谈存在的问题 | 第23-30页 |
| 4.1 行政约谈立法不统一 | 第23-24页 |
| 4.2 行政约谈程序不规范 | 第24-25页 |
| 4.3 行政约谈救济的缺失 | 第25-26页 |
| 4.4 行政约谈的落实偏差 | 第26-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5 完善我国行政约谈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0-39页 |
| 5.1 加强行政约谈立法 | 第30-33页 |
| 5.2 规范行政约谈程序 | 第33-34页 |
| 5.3 权衡约谈信息公开 | 第34页 |
| 5.4 完善行政约谈救济 | 第34-37页 |
| 5.5 设立监察专员制度 | 第37-39页 |
| 结束语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