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财务风险概述 | 第16-19页 |
2.1.1 财务风险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 第16-17页 |
2.1.3 财务风险的分类 | 第17-18页 |
2.1.4 财务风险的成因 | 第18-19页 |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2.2.1 财务风险管理概念 | 第19页 |
2.2.2 财务风险识别 | 第19-20页 |
2.2.3 财务风险评价 | 第20-21页 |
2.2.4 财务风险控制 | 第21-23页 |
第3章 X公司财务风险现状与问题 | 第23-37页 |
3.1 X公司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X公司概况 | 第23页 |
3.1.2 X公司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3.2 X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3.2.1 筹资风险分析 | 第25-28页 |
3.2.2 投资风险分析 | 第28-30页 |
3.2.3 营运风险分析 | 第30-33页 |
3.3 X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3.3.1 筹资决策及资本结构不合理 | 第33-34页 |
3.3.2 投资决策不科学 | 第34页 |
3.3.3 营运活动管控不力 | 第34-35页 |
3.3.4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 第35页 |
3.3.5 内部控制不完善 | 第35页 |
3.3.6 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 第35-37页 |
第4章 X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 第37-48页 |
4.1 X公司财务风险指标选取原则 | 第37页 |
4.2 X公司财务风险指标的选取 | 第37-38页 |
4.3 X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8-44页 |
4.3.1 功效系数法的改进 | 第38-40页 |
4.3.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4页 |
4.3.3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4页 |
4.3.4 财务风险等级的划分 | 第44页 |
4.4 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 第44-48页 |
第5章 完善X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建议 | 第48-55页 |
5.1 加强筹资风险控制 | 第48-50页 |
5.1.1 发展多元化筹资渠道 | 第48页 |
5.1.2 保持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 | 第48-49页 |
5.1.3 保持科学合理的负债期限结构 | 第49-50页 |
5.2 改善投资风险管理 | 第50-51页 |
5.2.1 建立合理的投资管理流程 | 第50页 |
5.2.2 重视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 第50-51页 |
5.2.3 拓展投资方向 | 第51页 |
5.3 强化营运风险控制 | 第51-53页 |
5.3.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 第51-52页 |
5.3.2 提升存货管理效率 | 第52-53页 |
5.4 完善X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 | 第53-55页 |
5.4.1 构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 第53页 |
5.4.2 加强内部控制 | 第53-54页 |
5.4.3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A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