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多模式四轮独立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轮式车辆转向系统概述第13-17页
        1.2.1 轮式车辆转向系统分类第13-14页
        1.2.2 国外转向系统发展概述第14-16页
        1.2.3 国内转向系统发展概述第16-17页
    1.3 负载敏感系统概述第17-20页
        1.3.1 负载敏感系统分类第18页
        1.3.2 国外负载敏感系统发展概述第18-19页
        1.3.3 国内负载敏感系统发展概述第19-20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多模式四轮独立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理论研究第22-44页
    2.1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组成第22-24页
        2.1.1 方向盘模块第22-23页
        2.1.2 电控模块第23页
        2.1.3 液压执行模块第23-24页
    2.2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关键元件第24-35页
        2.2.1 负载敏感变量泵分析与建模第24-27页
        2.2.2 螺旋摆动油缸分析与建模第27-30页
        2.2.3 负载敏感多路阀分析与建模第30-35页
    2.3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负载敏感回路第35-41页
        2.3.1 负载敏感回路工作原理第36-38页
        2.3.2 五种转向模式的液压回路分析第38-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3章 多模式四轮独立转向车辆运动特性分析第44-64页
    3.1 轮胎的侧偏特性第44-50页
        3.1.1 侧偏角与侧向力第44-47页
        3.1.2 纵向力和侧向力的叠加影响第47-50页
    3.2 多模式转向车辆运动学分析第50-58页
        3.2.1 前轮转向运动学分析第50-53页
        3.2.2 后轮转向运动学分析第53-54页
        3.2.3 四轮转向运动学分析第54-56页
        3.2.4 蟹行转向运动学分析第56-57页
        3.2.5 原地转向运动学分析第57-58页
    3.3 四轮独立转向车辆动力学分析第58-62页
        3.3.1 车辆坐标系建立第58-59页
        3.3.2 车辆动力学分析第59-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多模式四轮独立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仿真研究第64-84页
    4.1 1D+3D联合仿真建模第64-73页
        4.1.1 AMESim液压系统1D建模第64-71页
        4.1.2 Motion多体动力学3D建模第71-72页
        4.1.3 1D+3D联合仿真接口设置第72-73页
    4.2 典型工况仿真分析第73-80页
        4.2.1 方向盘角度阶跃输入工况第73-75页
        4.2.2 方向盘角度斜坡输入工况第75-76页
        4.2.3 方向盘角度正弦输入工况第76-77页
        4.2.4 原地转向工况第77-79页
        4.2.5 阿克曼转向原理验证第79-80页
    4.3 PID控制算法仿真分析第80-82页
        4.3.1 PID控制器理论分析第80-81页
        4.3.2 仿真结果分析第81-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5.1 全文工作总结第84-85页
    5.2 后续研究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氮环境下汽油定容燃烧可视化研究
下一篇:三轴车辆主动悬架RBF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与仿真研究